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北平研究院作为民国时期最重要的综合性学术机构之一,其“会员制度”与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制度”一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1948年北平研究院第一届90名“会员”的产生过程及会员的年龄、籍贯、学历、任职、去向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进行比较。通过对民国时期学术精英群体的微观社会学考察,理解中国现代学术评议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之重要意义,并体察社会使命、学术自由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主办的科学期刊《植物学汇报》为中心,考察了植物研究所的沿革、学科建设、刊载论文、作者群体、期刊特点等内容,展现了在时局动荡、经费奇缺的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学者艰难维持,致力于植物学研究的科学精神,透射出《植物学汇报》这份期刊的特殊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留学生主导了中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发展,是航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先后在全国8所高校开设了航空专业,是高校航空教育的创建者、管理者和最主要的师资力量。他们分散在各高校效仿欧美模式进行教学,培养了大批航空科学和技术人才,奠定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为对象,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核心,探讨了科学技术哲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模式,总结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5.
非充分决定性反映的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问题是技术人工物的物理属性与人的意向性之间关系的体现.由意向性指向物理属性的多样实现性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进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人的意向性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进化选择了方向.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对技术人工物进化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逻辑,即功能实现简单化与结构形式复杂化的逆向进化关系给予了较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与院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院士制度已有半个多世纪 ,而占据化学家院士群体主导地位的是中国近代留学归国化学家。他们直接影响了中国化学的百年发展 ,在中国化学体制化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学界在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方面开展大量的、富有成效的研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历史演化和科技文化历史发展的系统考察,缺乏科技法制建设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功能的深入挖掘,缺乏科技文化事件的深入挖掘,尤其是不重视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关系史研究。通过分析共和国科技史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事件来探讨法治科技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可以弥补上述不足,而且是研究共和国科技史的一个向度。  相似文献   
18.
技术哲学正处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从研究对象、研究队伍、学科性质以及研究实践上看,技术哲学学科具有参照科学哲学学科发展的可能性,其进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哲学研究的技术史转向,加强技术哲学史的研究,建设开放性的技术哲学学科。同时,技术哲学还可从科学哲学学科发展中的一些困惑问题得到有益于自身建设的启示,如建设哲学学科与非哲学学科的选择问题,哲学家与科学家的沟通和联盟问题,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可能合流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建筑学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留学生回国初期的建筑设计形式以西方复古建筑居多,他们的设计行为推动了中国近代建筑仿洋风潮的传播和延续。随后,他们渐渐摒弃了单纯“仿洋”的建筑设计手法,而更加关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近代复兴的最主要力量。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兴起的潮流中,他们又以各自的理解,通过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积极倡导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中国近代留学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设计行为以及教育活动,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建筑形式潮流的更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代表着近代科技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中国地质科学留学生构成了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的主体。在中国近代成就卓著的地质学家中,有留学经历的占72%;他们不仅把近代地质科学系统地引入中国和向国外介绍中国的地质地貌,还创建中国近代最早的地质科学社团和研究机构。开展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等。1909年成立的中国地学会,是中国第一个地质科学学术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已经从个人的学术研究,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学术研究;1913年成立的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是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的领导机构。科学社团和科研机构的建立是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最重要的标志,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体制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