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全面数字转型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包括档案馆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收藏机构正面临着建设历史大数据的机遇和挑战。将历史馆藏转化为历史大数据,改变历史档案原有封闭、单维、低价值密度和隐晦知识结构的状态,用新的网络化、开放化、关联化、结构化的状态连接更多类型的历史资源,以走出历史档案在当代的价值实现困境,是历史档案数字转型的可行方案。本文以历史档案如何转化为历史大数据为研究问题,以历史档案的价值实现为研究目标,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选择当前以历史档案为依托建设历史大数据最为典型的“威尼斯时光机”项目为分析对象,解读该项目关于历史大数据的理论成果,总结该项目十年间探索的数字化、数据化、语义化和知识化的实践路径,并将其转化为具有通用性、可复用价值的经验,以期为数字时代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量化历史研究以及新文科背景下的交叉学科发展,贡献档案学的方法与力量。图1。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企业数据治理体系日趋成熟,企业档案与数据资产的协同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从术语、资源、业务、系统、组织和制度等维度构建分析框架。企业档案与数据资产的协同管理存在术语不统一、体制相割裂、方法不衔接、系统未整合等问题,需进一步明确协同目标,厘清档案数据、档案部门和档案系统在数据资产管理框架体系中的定位,按照数据档案化治理和档案数据化开发两条发展主线,通过创新协同机制、促进方法集成、联通数据标准、推动系统转型升级等策略实现多维度的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13.
数据价值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为进一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释放数据的价值,文档数据化的概念被提出并日益受到重视,也成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数字转型的新领域。经多学科概念与方法的综合和推演,本文对文档数据化的概念内涵、内容框架和关键方法展开系统研究。研究发现,文档数据化是面向文档的开发利用,将文档转变为机器可识别、可分析、可计算的数据的过程;智能技术允许机器参与到文档数据化的决策过程中,使得文档数据化呈现出人机协同、利用驱动、粒度细化、面向计算的特点。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文档数据化的任务框架,包含转录识别、描述增强、关联构建和矢量处理四项任务,呈现出结构化、语义化和智能化三个维度上面向机器的演进机制。对各项任务涉及的基础方法和关键方法进行梳理后可知,以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为核心的文档数据化方法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6。表6。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14.
15.
NARA从2017年7月开始分六批集中开放了肯尼迪遇刺档案,以响应美国法律对该档案解密最后期限的规定.自"1992法案"颁布以来,NARA连同其他肯尼迪遇刺档案生成和审查机构,为推动档案的解密与开放做出了长期且重大的努力.本文以"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开放为案例,介绍了"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集"解密与开发的基本过程,旨在探析美国历史档案解密和开放的法律环境、机构职责与社会背景,尤其关注美国国家档案馆在档案解密与开放方面的历史使命、法定职责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明确新文科建设与计算档案学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点是制定计算档案学发展策略的重要支撑。本文从梳理新文科建设与计算档案学的内涵出发,解析计算档案学的发展局限以及新文科建设提供的发展机遇,把握两者相互作用的要点。由此,提出计算档案学的发展策略如下:对接新文科的服务属性确认发展方向、基于中国本土进行内容建构、以品牌项目深化跨学科的探索行动、加强教学科研互动以充实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探讨政策计量方法在档案政策法规研究中的价值与应用,旨在革新构建档案政策法规分析体系,助推档案事业发展。通过文献分析与政策计量实例,可发现政策计量方法的价值在提升分析深度、丰富分析成果、扩展研究视野等方面。继而探讨政策计量应用于档案政策法规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档案政策法规主题词词典的构建、档案政策法规的数据标注、分析方案的设定等,并以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政策法规计量分析作为样例呈现。最后,由建设档案政策法规库、动态优化档案政策法规计量分析机制、开发档案政策法规知识服务平台等,展望助推档案事业发展的档案政策法规分析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初COVID-19的突发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挑战,也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重大考验。疫情期间的公众舆论在充分反映民众诉求的同时,也对政府治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有关于疫情期间公众舆论的研究成果,大多从舆论的价值角度分析,缺少更深层次对民众诉求的挖掘。文章基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数据对新冠疫情期间民众对政府的诉求进行分析,通过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对民众诉求的主题进行挖掘,并分析各类主题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演变特征与防疫政策的关联。研究发现,疫情期间民众诉求的主题可以归纳为5类:社区管理、医疗防疫、学校教育、交通物流和经济措施,不同主题的热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疫情发展有关,也与不同时间发布的防疫政策相关。对民众诉求主题及其与政府政策关系的研究,可为政府部门今后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档案数据化阶段,档案利用与服务需要满足用户在数据层级的需求,突破页面级阅读和文件级利用的限制,这就要求在组织环节构建起语义层级的档案组织新模式,以实现对档案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的细颗粒分析与挖掘,面向档案资源增值、开发与智能化知识服务做好资源、方法与技术的准备。[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等方法,立足档案数据化阶段特征,分析档案语义、语义关联和语义组织的基本内涵,比较分析档案与其他信息资源在语义组织过程中的区别与特性,探索在语义完整、链式关联以及网络多维原则下开展档案语义向内组织与向外组织的基本原理。[结果/结论] 档案语义组织是基于数据的含义与关联开展的档案组织新模式,旨在从档案资源的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中发现语义与语义关联。档案语义组织是实现档案数据化的核心环节,是实现档案机器可理解、机器可操作的关键一步。通过档案语义组织,原本离散、分布、领域依赖的档案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能够含义明确化、编码形式化、关系链接化,档案数据得以被机器可理解、可操作,档案自动化关联组织、存储与提供利用成为可能,从而最终支持基于人机交互、机机交互的档案资源智能化获取、利用与服务。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课题组对全国23个省级档案馆和11个副省级档案馆的电子文件移交接收和管理情况进行了第二轮问卷调查,与两年前的调查相比,已经接收电子文件、常规性接收的档案馆比例均大幅提高,规范制定工作有所改进,长期保存方法有所发展。然而,进馆文件种类有限、质量把关不严、管理机制不顺、基础性长期保存措施仍不普及等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