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中国现代新诗的诗体模式在20年代后期主要以格律诗体为主,但也开始有所变化,呈现出诗体转型的势头。由于社会政治运动及革命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动,它给诗坛带来的震荡是勿庸置疑的。一方面是戴望舒等少数诗人开始就新诗的诗体进行新的探索;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初期象征诗派于大革命失败后迅速消解,与前期创造社、太阳社的部分诗人转而投入革命文学的阵营,以早期革命诗歌的先锋姿态进行普罗诗歌创作,从而开拓了中国早期政治抒情诗的诗体形式,并与格律诗派相对立,诗歌史称他们为“普罗诗  相似文献   
12.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的重点研究项目。为了进一步加强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深入交流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并推动“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的全面实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联  相似文献   
13.
章永林 《编辑之友》2016,(11):78-81
在我国学术期刊编辑过程中,注释是常规使用的文献著录方式,且有着专业化、行业化的用途.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如注释的定义有待规范,脚注和尾注使用的不统一,脚注的当页单排和通篇统排的不一致,文献引证性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混淆等.基于此,文章对学术期刊注释的使用从学理、办刊的价值体现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注释使用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较为翔实的材料,从主、客体双重角度对新诗的初期发展给予观照和审视:在客体方面,考察了新诗的时代特质、守旧派的态度以及“五·四”落潮的影响;在主体方面,考察了新诗自身发展存在的局限——散文化倾向、哲理化倾向、缺乏诗性规范。本文认为,正是这主客体双重因素造成新诗发展初期“中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周作人的新诗创作有共性,但异质性更为明显。表现在在新诗审美特性的选择上,周作人强调艺术的美,鲁迅则更强调艺术的真。在新诗的具体创作实践中,鲁迅的诗思在诗美的层面上达于崇高的"深,"周作人的诗情在诗美的层面上显示出和谐的"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文学的发生有着一个较为复杂的酝酿期,在各种新文学史的著述中,在酝酿期为新文学的发生起到一定推渡助澜作用的吏实往往被忽略,《甲寅》月刊就是这样一个被忽略的存在。赵亚宏博士的论著《〈甲寅〉月刊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的出版有着还原稚萌真相的祛蔽与正名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于新诗史当代研究的状况,对其中表现出来的两种叙述话语予以分析,探讨了他们的优劣短长;着眼于新诗史的内在特质,文章确立了新的叙述话语——诗体流变,并阐述了这一叙述话语的诗学特征及其对于确立综合性新诗通史的可行性;从这一叙述话语出发,展现了新诗历史发展过程中诗体演变的具体轨迹。  相似文献   
18.
《废都》虽是一部都市小说,都内蕴着作家强烈的乡土情怀;贾平凹通过营造埙乐和奶牛这两种乡土文化物象,展示了他对现代都市文化的批判精神;小说充分表现了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一代乡土文学家矛盾扭结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