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改型也日益频繁,对机床的性能、精度、自动化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普通车床加工中,加工一些复杂外形的零件时很不方便且效率低下。因此我们需要专用的简易数控车床来解决中小批量、对形状及精度要求较高、生产周期较为紧凑的零部件,同时要保证产品生产的质量及效率,以取得良好的效益产出。  相似文献   
12.
教师培训是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顺利实施新课程远程教师培训应该从培训本身的资源建设和实施培训的条件两个方面考虑。本文依托海南远程教师培训个案,从实践的角度分析新课程远程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建设和实施条件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故乡小河     
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过从古到今也不停息故乡的身影在其中轻轻地慢慢地摇那用柔美编织出的花顺着它慢慢地飘着把我那美丽甜甜的梦寄到遥远的那头故乡小河@谢超$湖南桃江县城关镇二中  相似文献   
14.
形成教学设计能力是师范生的重要培养目标。大量师范生的教学设计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定与教学行为设计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教学设计时的思维存在信息提取与重组方面的障碍。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可有效帮助师范生组织教学设计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学习进而自主构建教学设计的逻辑框架,从而提高其教学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5.
谢超  蒋达先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10):196-199
为了解决现代安防通信设备安装复杂、排除故障难度高的问题,提出一款基于MTK平台的无线语音终端,其以MTK8516嵌入式ARM开发板为硬件平台,Linux系统为软件平台,通过移植开源流媒体软件live555,以RTSP为主要通信协议实现语音通信功能。相比传统有线通信,无线语音终端有着诸多优点,如无需架设线路,信号范围广,不受地形影响,以及语音信号质量高、排除故障方便等。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终端能够方便、快捷地满足人们在医院、办公场所等局域网内语音通话的要求,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多年来与日本政府、企业及大学合作,通过引进日本先进设备、聘用日本技术专家、借鉴日方培训理念进行中日产学合作培养职教人才的实践研究,结合产学合作成果,培养产学合作"双师型"职教人才,实现"一体化"教学理念,利用"进修中心"平台,提升产学合作成果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素质教育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的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改革,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严密的逻辑性是数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从这层意义上讲,任何数学问题都不可能离开逻辑推理,但这里所说的逻辑推理题专指具有以下特点的一些题目: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结构严谨,“推理链”较长,初看似乎头绪纷繁或条件不足,经过逐步逻辑推理,层层抽丝剥茧,即可使问题迎刃而解,这类问题,由于其题材的趣味性和条件的隐蔽性,使其有较强的思维锻炼效能,很受学生喜爱。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首先需要教师形象的塑造,这种塑造需要教师从师德、师风、师表三方面塑造,形成立体的教师形象;其次是课堂上实时的人文素质教育监控,从而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立体的教师形象并配以课堂上实时的人文素质教育将使学生产生良性的人文认知,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优秀青年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谢超  刘乐平 《职业圈》2007,(11X):92-92,91
2007年,当鲁迅先生的诞辰再次临近之时,又有不少学者、专家再次撰文、讲话进行纪念。而大学学子们对鲁迅认识和感受到底是怎样的呢?文章在调查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