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丁睿 《华章》2013,(12)
21世纪是一个新的时代,当代汉语言文学应该进行一系列相应的改革,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本文先简单介绍一下汉语言文学,阐释其专业内涵和专业特点,接着再分析当代汉语言文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2年,是一所以招收视力、听力、智力障碍学生及孤独症学生为主的15年一贯制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2015年走上校长岗位的李勤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心育人”殷殷嘱托,带领教师坚持“有爱无碍,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新时代“三心育人”精彩答卷。  相似文献   
103.
104.
"框架"一般可以定义为社会共享的、有吸引力、持久、抽象、具有强调性内容的诠释性包裹(packages)。一些媒介和传播研究者将社会结构的生产权归因于政治和媒介话语,另一些人则试图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找寻其根源。框架是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相联系的媒体装置(instruments)或包裹,对广泛的文化方面进行考量更为重要。通过重访框架的建立类型,揭示框架研究更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路径,以及框架研究在认知和批判的路径下如何展开,有助于对现象的深入理解,以解决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争议。  相似文献   
105.
认为处于多维社会网络中的用户会表现出多种行为取向和兴趣爱好,单独使用多维网络中的一维很难进行有效的社区发现。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基于用户关系紧密度将社交媒体中有向网转化为无向带权网,并将所有一维社交网络进行集成;然后利用SSN-LDA对社交用户进行隐含社区建模,以根据用户-隐含社区概率分布计算用户相似度;最后使用二分K均值进行用户社区划分。在真实科学网博客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进行用户社区划分。  相似文献   
106.
大学生基层创业主要受到思想认识、项目选择、团队组建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制约,其中创业项目选择是首要的,也是关键的问题.笔者结合明光市大学生创业调研,就基层创业项目选择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7.
传统的文献计量学主要基于题录数据展开研究,随着开放获取运动的推进,基于全文数据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悄然兴起,出现全文引文分析、知识实体抽取、语篇结构功能分析等研究热点。文章从数据基础、研究内容、流程方法3个角度系统阐述全文计量分析的范式和框架。在数据方面,通过回顾分析对象从题录数据到全文数据的变化,展现文献计量学由外在关联到内在本体的演化。在内容方面,选取语词、语句和语篇等不同层面的研究热点,对近年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沿问题进行综述。在方法方面,总结文本分析(包括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计量分析(包括加权分析、序列分析)两类主要的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108.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城市流动儿童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主要是通过心理社会适应这一指标来评估流动儿童对都市生活的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109.
从婚姻家庭关系的角度将《聊斋志异》里青年女子分为五类,探讨作者对她们的描写,所持的态度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一、时代文化的氛围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叶,那是一个以革新为主要特征的时代,苏轼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出的创新精神,首先是时代的产物。苏轼生活的时代,在“百年无事”的承平景象背后,已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政治革新主张。真宗初年,王禹偁再主张“谨边防,通盟好”;“减冗兵,并冗吏”仁宗宝元二年(1039)宋祁提出去“三冗”(冗吏、冗兵、冗僧)。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在韩琦、富弼、欧阳修的支持下,推行以改革吏治为中心的新政。新政推行不到一年被废止。仁宗皇祐元年(1049,,文彦博主张省兵,裁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