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一种新型AFC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移动通信中 ,接收机的本地振荡频率和载波频率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频率偏差 ,AFC用于克服此频偏 .传统的AFC采用了模拟环路滤波器 ,因此只能工作在连续的输入信号模式 ,而不能工作于间断导频的W CDMA系统中 .本文对此提出了新的AFC算法 :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衰落信道 ,得到间断导频信道的幅度和相位 ,并在一个时隙中进行最大比合并 ,从而得到一个判决变量 .最后用这些变量调节本地振荡频率 ,以跟踪载波频率 .仿真结果显示这种新的AFC算法是可靠而有效的 .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一个在无线宽带系统中的基于Nyquist滤波器的时分复用多载波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采用两抽头的预均衡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符号间干扰 .研究表明该系统有着和正交频分多址复用系统同样的频谱利用率 .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低信噪比下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OFDM系统 .并且该系统对于载波频偏有一定的鲁棒性 .  相似文献   
23.
RejectionofNarowBandInterferenceinDSSpreadSpectrumSystemsUsingRecurentNeuralNetworksYouXiaohu(尤肖虎)FuLi(傅莉)(NationalCommunic...  相似文献   
24.
OFDM系统改进的迭代联合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交频分复用 (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 ,系统的吞吐量和数据速率受到导频因素的制约 ,这种情况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尤为明显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迭代联合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 ,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数据速率 .首先降低导频功率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然后在一个OFDM符号内 ,通过迭代进行的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来提高系统的误码率 .每个OFDM符号的初始信道估计值取自上一个OFDM符号的信道估计 ,从而该算法能有效地跟踪衰落信道的变化 ,因此导频的数目可以大大降低 .仿真结果显示 ,与传统的迭代算法相比 ,本文提出的算法能提供更好的误码性能 .  相似文献   
25.
宽带扩频系统的语音服务采用增强型的可变比率编码器,该标准已在IS-95和J-STC-008个人移动通信系统得到应用。本致力于利用增强可变比率编码器中内在残留冗余信息的信道解码器。由于残留冗余信息可以用一阶产夫模型表示,同时相关频率的变化可以用熵率来表示,从而,信道解码器可利用这种残留冗余量。仿真结果表明,和没有利用这种信息量的解码器相比,由于编码增益,系统性能有明显改善,其中,信道编码采用了卷积码、Turbo码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WCDMA系统4发送天线时可能存在的几种空时编码发送分集技术, 给出了各自的rake接收模型并研究了在衰落信道中的接收性能, 同时也与多天线的接收分集技术做了比较. 理论分析表明:在分集级数少的移动信道中, 各种多天线发送分集技术提供了很大的接收增益, 尤其是G4编码方案; 在多用户环境下, 与同级数的接收分集技术相比, 发送分集由于引入了多径及多用户干扰而需要在接收端采用干扰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WCDMA(FDD) 中基于时分复用的导频符号辅助瑞利衰落信道下的信道估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两个连续时隙的导频符号估计出的信道参数进行最小二乘意义下二次曲线内插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SOLSM.仿真表明本方法能有效地估计出时隙中数据段的信道参数,尤其在高速及变速运动情况下,Rake 接收机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28.
MCCDMA如同DSCDMA一样,也存在多用户干扰.ML准则是最佳的多用户检测准则,但其计算复杂度随用户数目增多而呈指数增长.神经网络利用其大规模并行的特点,可应用于此问题.本文论述了均场退火和混沌神经网络在此问题中的解决方案,并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