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673篇
科学研究   8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3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图书馆不作为是指图书馆违反法律与法规所规定的作为义务 ,应为而不为的情形。图书馆一旦构成不作为 ,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图书馆承担的不作为责任主要是行政责任 ,同时还包括民事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2.
23.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摭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珂 《图书馆学研究》2005,(11):9-11,27
文章就馆藏版权评价、补偿金制度、集体授权、合理使用、法律责任等图书馆对作品数字化利用中版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4.
文章对图书馆在数字版权保护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5.
侵犯采访权的法律责任--从记者被打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曾被媒体称为是“记被打年”,上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下到地区性媒体,引起过较大反响的记被打事件不下数十起。而刚刚过去的2004年记被打也不是什么新闻:1月14日,正在浙江临海市采访的新华社记遭20多人殴打,身上多处受伤;7月1日,另一位新华社记在采访现代汽车长沙经销商时被打伤住院。4月29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两记在西安市采访不法销售商时,被打成颅脑轻度损伤,等等。  相似文献   
26.
在新闻侵权案例增多的今天,媒体对所发布商务信息的真实性倍加小心,以避免侵犯他人名誉权,但内容真实也可能侵权,这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诋毁”。在大众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经营对竞争对手的商业诋毁大多是通过媒体进行的,而媒体往往忽视了相关法律规定,常与经营共同走上被告席。下面我们看看什么是商业诋毁,以及媒体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27.
《新闻界》2018,(3):55-60
虚假荐证广告对消费者的伤害巨大毋庸置疑,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也无需累述,但实践中,一旦荐证广告被认定为虚假广告,其自然人荐证者的影响却往往被人忽视。新《广告法》(1)第56条第2款的规定忽视了广告荐证者主观心态、过失程度的不同。一味地对自然人荐证者苛以"严格责任"的规定过于极端,不利于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以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取代原严格责任原则,在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更为自然人荐证者提供了合理的救济路径。区分不同主体、不同主观心态下的荐证责任,并明确荐证者在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荐证责任期间已届满或者符合产品责任之免责事由的情形下无需承担荐证责任,将有助于平衡自然人荐证者民事权益与消费者利益,解决二者之间的"实质公平"的问题,实现新《广告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28.
浅谈完善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法律责任的构成和形式,谈如何完善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9.
本刊声明     
1.凡向本刊投寄的文章、图片自发表之日起,其使用权归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所有。2.其他报刊如有摘编、转载,必须注明转(摘)自《数学大世界》字样。违者即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3.邮寄稿件三个月,E-mail两个月  相似文献   
30.
住宅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在国际上早有明确规定,而我国住房保障相关的法律规定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在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住宅保障方面的根本性大法。有权利必有救济,而目前在我国较高位阶的法律法规中,关于住房保障权利救济途径的直接规定几乎空白。采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住宅权保障救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我国住宅权的法律救济途径以及违反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