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2143篇
科学研究   31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77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提出一套新的英语单词记忆法 ,即超级想象法 ,具体包括纵横法、超纵横法、插入法、词缀法和联想法。  相似文献   
32.
英语测试一般以一定的测试理论为指导,它的命题要求、测试范围、题型、题量等都有严格的规范。要适应这样的考试,既有战略问题,也有战术问题;既要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又要有比较熟练的应试技巧。所谓语言基础,主要是指语言共核。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使用的语言既有共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共同部分由语言的基本词汇、基础语法和基本功能意念组成,这就是语言共核。完成一道试题一般需要经过审题、理解、判断、选择四个环节,这些环节是交叉的,有时甚至是综合地进行的,时间往往在一分钟之内。应试技巧应贯穿于这些环节之中,如迅速…  相似文献   
33.
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课程应该反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的概念、法则、结论发生、发展过程和数学的本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34.
课程研究有两种基本范式: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而两种课程范式又有其不同的师生观,这两种师生观的比较对我国现行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文章从学生观、教师角色转变和师生关系转型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5.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迅猛推进,在新课改中班主任如何才能适应新的教育要求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班主任教育角色的转变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你希望别人了解你吗?希望别人知道你的性格、兴趣、特长吗?那么就请你拿起笔来,向别人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可以先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然后重点把自己的相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介绍清楚,写的时候应该选取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来写。写完后读给同学听一听,如果都说写得很像你,这次习作就成功了。  相似文献   
37.
刘心武是谁?     
20多年前,刘心武以其短篇小说《班主任》一举轰动文坛,成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成就比较显著的文坛新星。刘心武的名字,已经载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翻开大学中文专业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可以看到其中有一节是专门介绍刘心武和他的《班主任》的。现在,刘心武在近十家报刊开设了专栏,《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这些影响颇大、发行量也比较大的报纸上,经常有刘心武的文章和名字出现。就连发行量很大、很受读者欢迎的《读者》月刊上,也常有刘心武的随笔杂谈被转  相似文献   
38.
39.
40.
邱修庆 《广西教育》2006,(1B):71-71
我们常见的数学问题教学,教师习惯于从条件去探索结果。一邑得到结论,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就连平常所进行检测的数学试卷,也喜欢安排选择题只给出要么唯一正确答案。要么只有一个错误的单一选项的选择题。长此以律。容易给学生一个误导,学生始终都在认为“数学问题的结论和做法是唯一的,正确的选择就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学生的头脑中不知不觉地就根深蒂固了。事实上,任何“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都不止一个”,只要我们用心去探求,很容易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的解答都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如下列举的两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