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787篇
科学研究   83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91篇
文化理论   95篇
信息传播   2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本文阐述了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风险管理各过程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的五个问题,总结出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整体构架.以此构架为基础,再结合软件项目自身特点,把风险管理的方法切实应用到软件项目中,提出了阻碍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几个方面,讨论了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和在该过程中风险管理技术及工具的选择和应用,总结了软件项目风险及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2.
虽然提法有所差别,但民营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与评估指标体系至少应把来自于政府政策创造的制度环境、作为资金需求方的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作为资金使用供求中介的信用担保机构资质评价标准纳入范畴。  相似文献   
33.
我们从房地产开发商项目开发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特点,介绍房地产开发商常见的工程合同风险,结合管理实践,从合同风险管理的过程到具体实施的几个管理方法对工程合同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4.
创新型人才风险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雇佣组织与创新型人才构成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信息不对称及其带来的道德风险,博弈论方法对创新型人才风险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创新型人才风险管理的博弈是由招聘过程、使用考评过程、激励留用过程三个阶段子博弈构成.分析创新型人才风险管理的博弈过程,发现创新型人才风险管理的内容有别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创新型人才风险管理需要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优化整合创新型人才价值链管理,建立开放的人才管理系统,搭建创新型人才网络,开发组织内部资本.  相似文献   
35.
见到徐文刚的时候,我不敢相信他在保险行业摸趴滚打了10多年之久。他微笑着,不张扬亦不内敛,话语间举重若轻、自然温和。从大学毕业就进了人保,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行,用他的话说,“我自己的边边角角,每一个细胞里都浸满了保险。”  相似文献   
36.
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分析流动性危机的成因,观察一些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管理实践,从“功能观点”角度提出了流动性危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7.
随着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逐渐放宽,保险资产证券化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就保险资产证券化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与探讨,试图通过从保险资产证券化的现状、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几个方面来分析保险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的环境.并提出了集中化、专业化、规范化和资产负债匹配的资产管理方法.有效的外部监管和内控体制是实现效率与安全的核心,成为投资风险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对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定义和风险成本定义、本质及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建设项目风险成本控制措施,并论述了建设项目风险成本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安全管理体系(SMS)在一些航空公司推广、实施,并且取得不错的效果,对促进航空安全有很大帮助.通过分析航空的特征、现状,根据国内一些航空公司建设SMS的经验,并按照国际民航组织建设SMS的指导意见,对航空公司SMS建设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航空SMS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它是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人文社会科学特色和优势,成为这些学科领域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排头兵,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佟柔、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等学者曾在此执教。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许崇德等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