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767篇
  免费   533篇
  国内免费   1144篇
教育   227349篇
科学研究   8824篇
各国文化   2965篇
体育   14462篇
综合类   4932篇
文化理论   1822篇
信息传播   45090篇
  2024年   418篇
  2023年   2353篇
  2022年   1750篇
  2021年   2521篇
  2020年   3007篇
  2019年   2549篇
  2018年   1497篇
  2017年   2546篇
  2016年   3778篇
  2015年   6184篇
  2014年   18855篇
  2013年   12645篇
  2012年   14969篇
  2011年   29005篇
  2010年   33239篇
  2009年   29878篇
  2008年   24834篇
  2007年   20354篇
  2006年   19751篇
  2005年   16987篇
  2004年   17167篇
  2003年   13604篇
  2002年   9682篇
  2001年   7184篇
  2000年   5763篇
  1999年   1118篇
  1998年   764篇
  1997年   670篇
  1996年   526篇
  1995年   467篇
  1994年   454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41.
纪勤 《上海集邮》2003,(11):I004-I004
《水》专题卡集始编于1997年夏季,也就是全国集卡热退潮之后。当时的想法是:作为一名集卡爱好者,有责任把自己多年来的收藏成果制作成精美的卡集向世人展示,以此为推动中国集卡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2.
8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飞机发明100周年》特种邮票(以下简称"飞机邮票")一套两枚,邮票设计者是中国林业出版社的聂崇文和黄华强先生。经黄华强先生推荐,笔者采访了聂崇文先生,下面是笔者(■)和聂崇文先生(●)的对话。 ■聂老师,很高兴能与您聊聊飞机邮票的设计。请您先介绍一下飞机邮票的设计背景。  相似文献   
43.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3,(4):1-1
本期封面照片得到《新民晚报》摄影记者陈正宝的大力支持,使"江主席观赏'人大'纪念邮册"照片得以刊登,这是上海集邮界的荣光。 今年上海集邮节的主题是"集邮,使您生活更精彩"。主会场的邮展强调趣味性,但集邮节整体的重点似乎还是专题集邮:市邮协特邀北京集邮家专程来作专  相似文献   
44.
45.
杨青峰 《新闻知识》2003,(2):53-53,52
接到祁念曾先生的新著《岁月如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我被紧紧吸引住了,打开书本一口气往下读。书中记叙的不少人和事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就是作者曾经长期生活工作过的宝鸡故土上的真人真事,读来亲切感人;还有相当一部分文艺界著名人士的访谈和追忆,他们的名字和作品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今受到人们的敬慕和怀念;也有一批弄潮于改革开放激流,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时代骄子,他们为新时代新生活谱写了新篇章。祁念曾以其饱满的热情和颇富才华的笔触,弘扬时代精神,挖掘人物的心灵,让读者在赞颂他们为社会为事业所做贡献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他们坚定的  相似文献   
46.
朝阳  丁子 《精武》2003,(2):1-1,4
大牌导演张艺谋本是以拍“纯文学”艺术而蜚声国际影坛的,譬如咱耳熟能详的《红高粱》、《黄土地》、《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属于“纯文学”电影艺术,与通俗文学不搭界,更与上不了台面的武侠类文艺作品不沾边。大概因为武侠文学是“下里巴人”欣赏的东西,  相似文献   
47.
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知识水平最高的群体,是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重要消费群体,对大众传媒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解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现状,给媒体和有关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去年9月中旬至10月底,我们对上海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选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  相似文献   
48.
郭小平 《声屏世界》2003,(11):38-40
安徽卫视的《记者档案》定位独特、品位较高,展示了镜头背后的镜头,挖掘文字背后的新闻,展现声音之外的故事,凸现了视角之外的视角,在电视人物谈话类节目中展示了其生存逻辑和独特的内容处理模式。并以“借船出海”与“造船出海”的方式,实现节目主持人与栏目的良性互动,为栏目的品牌效应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对于平等和互动的追求,不仅是《记者档案》为克服该栏目对“旧闻”的重复、走出谈话类节目的窠臼的成功范例,也给其他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定位与栏目策划提供了可供研究的模本。  相似文献   
49.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