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1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1925篇
科学研究   919篇
各国文化   534篇
体育   313篇
综合类   1208篇
文化理论   312篇
信息传播   374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1162篇
  2014年   3141篇
  2013年   2343篇
  2012年   2526篇
  2011年   4729篇
  2010年   3950篇
  2009年   2498篇
  2008年   3066篇
  2007年   1998篇
  2006年   1707篇
  2005年   1805篇
  2004年   1419篇
  2003年   1501篇
  2002年   1263篇
  2001年   1214篇
  2000年   789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作品 ,从对其内容及人物之间关系的剖析中 ,读者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 19世纪末美国社会尔虞我诈的现状以及人们为实现美国梦想不惜采取卑鄙手段达到目的的残酷现实  相似文献   
42.
文章认为许多学者将《文苑英华》归作类书是错误的,比照其与《文选》在编纂目的,体例,收录内容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认为它应该是一部重要的文学总集。  相似文献   
43.
论文通过对维新改良文学语境的梳理,认为以“新民说”为内核的文学“理性启蒙”,与现代意义的启蒙运动有着质的区别。因此,维新改良文学只是在外在形式即文学语言和文体上带来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而其骨子里贯穿的仍是古典理性。  相似文献   
44.
《源氏物语》中的第12卷《须磨》,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是写得跌宕有致的最精彩的部分,充分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王朝学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贯穿着日本学独特的“物哀”美学理念,历来被源学研究界公认为全书的压卷之作。  相似文献   
45.
新时期,学界对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单项研究迅速发展,研究方法趋向多样化;综合研究稳步前进。然而,研究中仍存在一种不均衡现象,批评武器与批评话语有待革新,中国传统女性文学理论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6.
47.
看着《中学语教学》2002年第5期上由雷士、王福全两同志合写的《不要语法知识和学常识是不行的》一的标题,笔百感交集,于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绪拜读全,读到章后半部分,说语法还要向小学“渗透”。如果不是出于对大度能容的《中学语教学》的尊重,真的要“拍案而起”了。  相似文献   
48.
《春秋》是《申报》1933年1月10日创办的一个文艺翻刊,第一任主编是周瘦鹃,最后一任主编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王进珊,前后断断续续出版了约15年之久。王进珊从1946年9月2日到1947年11月30日,共编辑《春秋》15个月375期(其间《春秋》共出版376期,3.947年8月30日杜月笙六十寿诞专辑为王进珊生病请假,由别人代编),随后又接着主编了1947年12月3日剖办的《文学》周刊,至1948年6月3日终刊,共出敝29期。《春秋》是《申报》的综合性文艺副刊,发表以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小品、美术作品和外国文艺为主,当时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及活跃的青年作者,都在《春秋》上一再发表作品,因而《春秋》在广大作者和读者中事有很高的声誉,被目为其时全国报纸文艺副刊的榜样。  相似文献   
49.
《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的杰作,我们从中学习的方面很多很多。下面仅撷取两例,来体味《红楼梦》精湛无比的修辞艺术。一、巧用仿词明快犀利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和语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这种修辞手法叫做  相似文献   
50.
语文教师复习《诗经》中相关篇章时,往往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的‘诗三百’是指哪一部书?”可是,一次公开课上,这个老问题却引出了个“新问题”。当执教者征寻学生疑问时,一个学生质疑:其它国家有无“诗三百”? 意外的这一问,当时就引起了执教者的注意、听课者的兴趣。课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