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章从独特的化背景、译双语修养的要求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神话及志怪小说翻译的特殊性,同时提出进行英译应注意的几点原则。  相似文献   
42.
目前,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法制节目以它独特的优势发挥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作为法制节目重要题材来源的案件报道,凭借所蕴含的新闻性、可视性和知识性日益成为广大电视观众收视的首选。因此,做好案件报道题材类节目,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它在法制节目中的地位,围绕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的主旋律进行选材。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保证报道内容的法律程序,规范报道内容的法律术语,并遵守法律规定和新闻纪律。  相似文献   
43.
运用“诱导编题法”激发学生求知欲———谈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永登师范杨文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的成败,关系到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的质量。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少,书面语言又远远落后于口头语言,所以,对应用题的教学,客...  相似文献   
44.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鹏  杨文斌 《情报杂志》2006,25(6):121-122
如何使农业科学技术进入农村千家万户,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陕西省宝鸡市政府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服务模式,满足了广大农户的生产信息需求,加强了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科技信息不灵、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的落后状况。通过对宝鸡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服务模式进行分析,认为该模式为我国农村信息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工程提供了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45.
池莉是当代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中短篇小说居多,大多描写平民故事和日常生活。作品受欢迎的原因不仅仅是这些写日子的小说道出了平民现实的真实感受和关注平民的现实存在状态,更深层次的是其小说内容流动着诗意的情绪和饱含着哲理的意涵。诗意浸透生活其间,让人们读到了生活的美,而构成生活内质的哲理也表达了众多人生存的意义。从而,池莉笔下的生活不是无聊、干瘪、平面的生活,而是另一番别有洞天的世界。这些凝聚出池莉小说中平淡生活的审美意义,这也是发展创作中的池莉写作真正打动人心之处。  相似文献   
46.
一、设计思想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本课的新课引入以复习"电解质的电离"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入手,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产生意义学习,进而自然地进入到新授内容"离子反应"中。  相似文献   
47.
初中化学“目标教学”实验报告安徽省无为县教委教研室(238300)杨文斌自90年开始,我们把“目标教学”作为我县初中化学教改实验课题,在省教科所和地、县教研室领导的直接关心指导下,在有关乡镇教委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五年,现已初见成效.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8.
49.
观摩课后的教学研讨既是一种常见的集体研修形式,也是实现智慧共享、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平台,不同的组织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一、情境再现1、习惯的模式第一次工作室学员观摩课后的教学研讨,对担任过多年教研员的我来说,组织这样的活动既驾轻就熟又充满自信,惯例式地宣布了研讨的要求,活动就进入了"预定的程序"。先是执教老师介绍本节课的设计想法和  相似文献   
50.
怎样理性地看待部分贫困大学生受资助而不感恩的现象?如何谋求较为科学、完善的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模式?是个急迫的现代性难题。若还归问题本身,"不知恩,不感恩"实质上是受助者、资助范式以及社会传导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对受助者、资助范式及社会传导机制的重新考量,是分判受助高校贫困生"念恩"情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