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危机种种--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札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程焕文 《图书馆》2000,(1):39-40
教书的日子长了,亲身的体验多了,耳闻目睹的事情多了,难免又多了几分感慨,多了几分惆怅,多了几分杞人忧天,更多了几分食古不化,因而札记之,以就教于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界的同人。1 专业调整———世纪末的钟声公元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重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  相似文献   
42.
价值观是学术思想的灵魂,决定着一部学术著作的思想体系,一名学者、一个学术流派的思想方式,一门学科的发展方向、生命力和影响力。而一定时期内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想不仅决定着一门学科的基本发展面貌,而且深刻影响着其相关事业的基本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3.
黎明即起,不料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徐雁教授在7月30日凌晨3点发表的博文《梦里依稀故园路:深切哀悼朱天俊老师》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噩耗: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朱天俊教授于7月29日下午四时与世长逝[1].一代目录学大家驾鹤西去,令人万分悲痛!无限的哀思油然而生. 后学虽无缘像王余光、徐雁教授那样先后有幸入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拜在朱教授等名师门下攻读学问,但近30年来却也饱受朱教授的厚爱、奖掖和教诲.早在1983年后学在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今信息管理学院)攻读图书馆学硕士时,因为导师谢灼华教授与朱教授关系十分密切友好的缘故,后学得以在武汉大学拜识前来珞珈园参会的朱教授.从此一见如故,三十年间情深意切.  相似文献   
44.
45.
1999~2003年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进展(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2 专业教学 本次调查共收到21份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11份研究生培养方案,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学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46.
周连宽先生(1905.2.10~1998.12.17)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版本学家、档案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和创办人之一.编辑出版《周连宽教授文集》既是周连宽先生的遗愿,也是学术界多年来的期盼.  相似文献   
47.
唁电     
惊悉沈宝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美国时间2004年9月9日凌晨3时在美国加州逝世,我们万分悲痛!万分哀恸!我们谨以个人的名义,并代表广东图书馆学会、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全体同仁,向沈宝环教授表示深切的哀悼,并向您和您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  相似文献   
48.
趋势种种--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研究札记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文章认为近年来图书馆的主要发展和趋势包括馆藏数字化、业务网络化、技术商业化、馆员参考化、合作全球化、服务人性化、发展两极分化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发展变化的特点,提出了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49.
50.
作为 2 0世纪初的一位凤毛麟角的大学毕业生 ,沈祖荣先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中国图书馆事业 ?沈祖荣先生是一位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他一生的理想是通过办理图书馆事业来实现教育救国和教育强国。 1910年 ,沈祖荣先生在文华大学毕业之后毅然决定供职于文华公书林 ,以启迪民智 ,振兴中华。当时对于他的这一抉择 ,旁人不可理解 ,亲朋好友谁都不赞成。当面阿谀奉承者说 :“方今各处需才孔亟 ,以你大学毕业 ,何事不可为 ?乃作此招护书籍的事业 ,不其长才短驭 ?”背地里议论 ,不是说 :“毫无远志” ,就是说 :“学识平庸 ,不能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