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2篇
教育   722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从用法、意义、举例等几个方面对副词"都"的说明多有疏失,存在描写不全、义项失收、释义杂糅、义例不合、引例偏晚等问题。  相似文献   
42.
刘伟 《文学教育(上)》2011,(18):132-133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根据文本中项羽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分析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43.
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虚词的一种特殊来源,这种虚词与其成词前的非词形式同时共存于现代汉语之中,但它们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却大不相同。从副词“有点儿”和连词“可见”的个案研究可知,虚词与其非词形式的主要区别标志,一是内部要素语义是否融合,二是内部要素是否居于句子或短语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44.
现代汉语介词是一种具有配价能力和配价要求的特殊虚词。与动词配价结构相比,介词的配价结构在句法上具有非独立性,在语义上具有非自足性,是句子深层中的次谓语。介词的配价成分在数量上一般是两个,通常表现为句子的主语和介词的宾语,其中后项配位倾向于由时间、地点、工具等非核心语义角色充当。  相似文献   
45.
介词“于”是一个用法非常灵活的文言虚词,使用频率相当高。由“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用在动词性成分之前或之后,也可以用在形容词性成分之后。“于”在上述几种情况中,表示多种意义。由于对“于”的以上各种用法不清楚,所以错用的现象时有所见。有时被混同于“以”,有时被混同于“与”,有时不当用而用。下面举例对各种错用现象试作评析。  相似文献   
46.
刘红光 《初中生》2015,(9):39-41
考点透视 1.朗读节奏.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选出用“/”断句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按要求用“/”给句子断句(通常提示断为几处). 2.实词和虚词.实词主要是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和注释中的重要词语;虚词主要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之”“而”“其”“于”“以”“或”“乃”等. 3.翻译句子.所选句子通常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特殊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二是含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语法特点;三是结构完整,课文注释中进行了翻译. 4.感知主要内容、理清结构层次、归纳中心思想. 5.分析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一般以文中人物是个什么样的人,文中事物(景物)有什么特点,直接提问. 6.理解文章运用的写作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7.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能从文中读出自己的见解、感悟和启示.  相似文献   
47.
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考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应试能力.下面以2007年各省市高考题为例,谈谈文言虚词的几种推断方法:  相似文献   
48.
本文根据英语介词内在的语义,总结、归纳了英语介词翻译成汉语时的一些转换方式.  相似文献   
49.
助词“见”指代第三人称宾语的用法具有普遍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第一部分援引了一批从汉到清的文义明显、没有歧义的文例,从汉语史的角度展示了这种用法并非“仅见”;第二部分分析了几类易与被动式相混淆的文例,论证了这种用法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50.
汉语词汇很早就出现实词和虚词的区分。虚词大都是通过实词转变而来,通常是由于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意义。本文对“却”、“了”两个虚词的语法化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描写,并从历时的角度对其演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