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体育   4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纵观有关肌肉疲劳的文献,多数疲劳是由“外周性”因素引致的(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或肌纤维电化学活动),而不是“中枢性”因素(动机,中枢冲动缺陷)。肌纤维内部的代谢变化是导致疲劳的主要原因。ATP含量减少,乳酸和H~+浓度增高限制了肌肉力量。然而,由于病变或中毒而致使肌磷酸化酶缺乏的肌组织,尽管无法产生乳酸,但其疲劳的速度远快于正常肌组织。  相似文献   
42.
43.
无氧阈(通气阈V_(AT))较最大摄氧量(Vo_(2max))对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成绩影响更大(Scott等人,1983),而且依照个体无氧阈安排训练强度可以有效地改善运动员的有氧能力(Mclellan和Skinner,1981)。然而,由于无氧阈的测定始终限制在实验室内,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尚未受到应有重视。1982年意大利学者Francesco、Conloni等人提出:在田径场上用逐增跑速而获得的心率转折点(Brp)可间接确定无氧阈。以后,另一些学者在自行车渐增负荷运动中也发现了心率转折点与无氧阈的关系(杨静宜,1984,Ribeiro等人1985)。值得注意的是:文献中所报导的实验对象多为有训练或无训练的成年人。而初次接受系统  相似文献   
44.
人类体质及运动能力的遗传学研究已有相对较长的历史,其研究方法从经典遗传流行病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学上的革命不断更新人类对体质及运动能力遗传本质的理解.迄今为止,我们仅知道基因对人类最大有氧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但其调节机制仍未阐明.  相似文献   
45.
46.
中枢血液动力学因素以及外周系统(血管及组织代谢)限制着个体的最大摄氧量,然而,二者之间哪一因素更为重要仍不得而知。通过在仅有少数肌群参与的体育活动中测定其工作肌群的血流量和耗氧量,我们发现:人类骨骼肌的血流量至少为200ml/100g·min,而且在极限运动中,肌组织的耗氧量为300ml/100g·min。由此可见,在全身性的体育活动中心脏泵血的能力是限制最大摄氧量的主要因素,而不是肌组织。另外,我们还观察到:高灌注的肌组织,动静脉氧差较小(14—15容积%)。氧利用率较低与红细胞流过毛细血管的平均流过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25名少儿运动员的通气无氧阈(BrP)进行了测定,发现:BrP以及VAnT时的心率高度相关,当用不同方法测定的无氧阈用绝对值表示时,二者的相关关系仍然显著;尽管BrP与VAnT对耐力训练的反应时程不同,但短期耐力训练后二者间的相关关系依旧存在。结果表明:BrP可认为是一较可靠、重复性较高的指标。但它与VAnT的关系是非因果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