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1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信息不对称下业务流程外包的双向选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情况的接包方选择过程存在着很大风险,相对于发包方对接包方的测评,接包方自评更具有现实意义.利用双向选择系数的确定将接包方自评和接包方品质特征引入双向选择模型,通过类似指派问题解法,寻求外包双方的最佳对应和选择,减小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外包过程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司培培 《内江科技》2009,30(10):160-160,172
高职音乐教育以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和基本音乐表演技能的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声乐教学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高职声乐教学上一直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的今天,这种模式逐渐脱离了培养目标。本文就声乐教学改革中师生配置方法上提出新的方案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3.
人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必然与其它物种类似,不断地接受着自然环境对人的选择;与此同时,人还具有社会属性,具有其它动物无法比拟的智慧和影响自然、选择自然的能力.人在接受自然的选择和选择自然的"博弈"中,推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替.  相似文献   
54.
大学四年级呼唤“淬火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势下,大学四年级作为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应当如何安排好教学活动是一个值得认真摸索的问题。从我国大  相似文献   
55.
大学三、四年级开设有偿性双向选择式体育选修课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西北大学三、四年级体育选修课的组织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 ,得出在现阶段的高校中 ,采用有偿的、双向选择的方式来组织三、四年级体育选修课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6.
本文根据国家教委试中心在1995年全国高考推行标准分,广大教育工作者渴望了解什么是标准分数这一要求,介绍标准分数的原理及其科学性;并结合标准分数的特点试探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旨在标准分数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推广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57.
高校图书馆的高学历人才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图书馆正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对馆员素质的要求随之提高。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积极调整馆员人才结构,录用了一定比例的高学历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是时代发展和自身发展需要,也是人才供需双向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58.
承诺似金     
近日,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吉林省某高校2003届毕业生周茹(化名),因签约又违约,被用人单位作文评点报社告上法庭,被判赔偿1.2万元。作文评点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于立君表示,报社之所以肯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告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是想给广大应届毕业生敲一记警钟——择业时,一定要慎重对待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59.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改革以来,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搭建平台。在这里我们呈现了一些高校比较好的做法,体现了这些学校宝贵的探索。在新一轮就业周期即将开始之际,愿这些经验能给更多的高校以借鉴,给新一届毕业生创造更好的择业环境。  相似文献   
60.
崔峰 《新课程研究》2008,(4):172-173
1996年,大学生毕业不再包分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第一次登上了中国高校舞台。面对着种种机遇我还是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响应繁荣边疆、奉献教育事业的号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个边陲小城任教。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由懵懂的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断地在奉献中感受着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感受着学生那纯真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