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99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500篇
教育   3492篇
科学研究   557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16282篇
综合类   3068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430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1377篇
  2013年   1378篇
  2012年   1812篇
  2011年   1976篇
  2010年   1755篇
  2009年   1864篇
  2008年   2048篇
  2007年   1699篇
  2006年   1546篇
  2005年   1425篇
  2004年   1175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723篇
  2001年   606篇
  2000年   633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唐潘 《灌篮》2021,(2):55-55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访谈等方法,对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竞技体育项目发展趋势日趋向阳,分析了各地域普及推广率不均衡、武术专业师资力量匮乏、训练机制不科学不合理、场馆及器材设施不达标等方面存在的不可忽视之瑕碍,对当前研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因素剖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2.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飞速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对研究路径的方向和目标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对武术和传统体育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路径的未来发展建议做了分析,希望对大湾区培养、输送武术与传统体育专业创新人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3.
徐英超是"体质教育思想"的首创者,这一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不同的视角深度剖析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旨在呈现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的形成动因与内在逻辑,并挖掘体质教育思想对当前学校体育的启示。研究认为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的成因在于反思体育的概念,内在逻辑包含3个方面:体育教学的视点应从技术传习回归身体教育,实证调研是揭示与掌握体质变化规律的关键,良好的心态与生活方式是促进体质健康的外部保障。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正视增强体质与技术教学之关系;参考体测结果调整体育教学方向;建构面向生活的体育健康教育观。  相似文献   
54.
黄婷 《拳击与格斗》2020,(2):138-138
口述史研究在中国各学科中的发展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趋势,口述史运用在体育的研究是一大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口述史在武术方面的意义.近几年,社会各界逐渐关注体育口述史的研究,武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运用口述史方法研究武术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增加了武术史料研究范式;(2)增强武术史料的可靠性;(3)学术方面的价值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55.
拳击是一门非常神奇的武术种类。它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自卫方法,也可以帮助练习者健身塑形。职业拳手通过擂台上的奋战追逐梦想和荣耀,业余爱好者则可以通过拳击来减肥,增加肌肉,使自己看起来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56.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52-654
目的通过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在"双一流"背景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果与结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从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专业特色、联合培养、平台建设等各个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7.
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民俗学视角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进行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武术元素的重要动因,其逻辑形式表现为礼法约束下由“文斗”到“武斗”的递进,“文斗”体现兵法谋略智慧,武术是“武斗”的主要支撑力量。“斗秧歌”受到礼法约束,以强化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并施思想。剖析其民俗语境发现,“斗秧歌”是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也是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武术与“斗秧歌”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显示武术与民俗活动深厚的历史渊源及武术具有的多元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58.
教育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国家是教育事业的推行者。国家对武术教育发展具有最宏观、 最基本的调控,社会力量群策群力的柔性参与,能与之达到刚柔相济、琴瑟共鸣之效果。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推行武术教育工作中,契合了当时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因素,同时也获得了政治、教育、文化的时代动因。在特定的时代、文化、权力、环境中,南京国民政府、社会精英、社会组织三者相辅相成形成联动机制,在推行武术教育中发挥着协同作用。给予新时代推行武术教育的启示:推行武术教育应契合政治、教育、文化等时代动因;强化学校武术与民间武术的联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局面。 以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武术教育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59.
《体育与科学》2020,(6):46-54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法讨论分析峨眉武术发展困境及策略。从峨眉武术的历史起源、门派流变、技法体系进行深入梳理,阐释新时代背景下峨眉武术的在传承武术文化、传播中国哲学、繁荣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世界传播四个方面的价值;根据现阶段峨眉武术正面临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变迁下的失落、政策保障体系和宣传手段的失位、精神缺失和门派纷争导致的失传、渊源和理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失和等生存及发展困境,研究提出了挖掘经济功能以培育和塑造峨眉武术品牌形象,挖掘健身功能在实践中传承和传播峨眉武术,创新传承手段以优化峨眉武术的生存环境,创新传播方式以重塑峨眉武术时代意义等振兴峨眉武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60.
2019年12月7号,"万特医药杯"第四届北京华夏武状元京武少年英雄争霸赛在北京市东城区地坛体育馆隆重开幕,来自56家俱乐部,近700名武少年参加了本次盛会。比赛分为幼儿组、少儿组、少年组,其中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年龄组16岁;比赛设有武术套路、武术散打和跆拳道品势、跆拳道竞技4大项,共计195个小项;裁判成员由3名国际级、8名国家级、36名一级裁判员组成,确保比赛公平公正;赛场盛况全程视频直播,专业评论员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