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89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鉴赏诗歌就是要从诗歌的语言入手,进入诗歌的意境,体悟诗人的感情。  相似文献   
62.
朱兵 《现代语文》2011,(2):50-50
于漪老师说,无论是进行人文教育还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切、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到一旁。”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揣摩语言有助于学生品出.语言的韵味,体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3.
王芳 《现代语文》2011,(10):108-109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将语言品味作为教学重点,有些变了味。不让语言品味变味,语言品味不要泛化,而要明确化;不要僵化,而要生活化;不要公式化,而要个性化。  相似文献   
64.
李金平 《成才之路》2011,(13):30-30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  相似文献   
65.
梁艳丽 《成才之路》2011,(27):32-33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它优美和谐的韵律,丰富深刻的内涵,清新隽永的意境,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涵咏不尽,咀嚼不完。学会朗读,学会感知古代诗歌的声音形象、语言形象,进而走进古代诗人的内心世界,触摸他们滚烫的灵魂,便能实现与优秀的古代诗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不仅有助于解答古代诗歌鉴赏类题目,更有助于传承优秀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66.
陈志丹 《成才之路》2011,(16):91-I0020
语文是一门灵性飞扬、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综合基础学科,它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语文课是美的,它不仅要展现本文固有的美,而且要发现、领悟、创造美。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引导他们欣赏生活、珍爱生命、感知人生的真、善、美,培养健康纯洁的情感,形成高尚的人格理念。面对美文,就要美教,但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绿色,成为生命活力的空间呢?这就需要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领会作者思想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人手,领会作者思想,体会作者情感。  相似文献   
67.
李波 《当代教育论坛》2011,(12):101-102
文章分析了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文化品味的必要性,简述了文化品味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生文化品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8.
课堂是决定新课改成败的关键所在,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新课堂的建设,每个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也在积极尝试着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文就时下较为“时尚”的教学现象来一一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69.
本文基于加强中学生的读、品与感悟视角,探析了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策略,以期与广大同行探讨交流,并共同来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0.
正确判定事件的类型是求解概率的基础,明确试验过程是求解概率的关键。审题时,往往因对题中关键字的理解不透彻,致使对事件类型的判断不准而选错概率计算公式。现通过实例分析几个常见的关键字对概率运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