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5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基于各国高等教育自身的大发展,高等教育的分流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分流主体的多元化、分流对象的大众化、分流目标的综合化、分流结构的合理化、分流策略的科学化、分流过程的民主化、分流机制的协调化。  相似文献   
62.
一、我国目前存不存在教育危机无论是根据国际性会议讨论时所共同接受的“教育危机”的涵义,(即教育系统不能很好适虚社会变迁的要求而出现的较大落差),还是按照《辞海》对“危机”一词的界定(“潜伏的祸机”或“生死存败的紧要关头”),我认为,我国目前在一定范围与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着教育危机的。这些危机表现在: 1.教育观念的危机。教育观念的危机有来自教育内部的,也有来自社会方面的。社会教育观念的危机,除了表现在相当一部  相似文献   
63.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世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大变革与中国社会的体制大转轨、社会大转型的历史时期,分析了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国高等教育必然呈现的趋势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4.
社会价值观念变迁是整个社会变迁的导向与先声,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视引导价值观念正向变迁。我国当前,旧的价值观念体系已被改革开放的大潮摧毁,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建立,观念转型正处于困惑与彷徨之中。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价值导向功能,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5.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与不同的教育观念的支配下,班级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对班级社会属性进行多元动态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科学管理班级,进而有利于和谐班级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6.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进程,在高等教育分流中由谁来选择和选择谁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全面谋划,才能使分流合理有序,才能协调好各方利益,促使人才培养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7.
本文简单分析了学习化社会的特征,总结当前学校职业指导诸缺憾,阐明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学校职业指导五大功能指向,思辨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学校职业指导愿景。  相似文献   
68.
我国中小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已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 题,而成了令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 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产生既有多方面的教育原因,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从教育方面看,主要原因有教育思想不端正,重升学,轻就业,把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变成了培养“应试秀才”的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重尖子,轻差生,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不适应,重课内,轻课外,忽视同社会生活联系的内容;教学方法不科学,重灌输,轻启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等。从社会方面看,首先是整个社会在人才观念上的扭曲。  相似文献   
69.
个性发展既是人性发展的本质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教育改革的目标追求。教育分流不仅要适应社会分化的需要,也是适应和满足人的个性发展的要求。但是在过去的思考中,对二者的相互关系却探讨甚少,由此导致认识的误区与实践的迷惘。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相似文献   
70.
高等教育规律"三分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高等教育规律作用的范围和高等教育构成因素的独特性,将高等教育规律分为外适规律、个适规律和内适规律三种,赋予其特殊的内涵,突出了高教规律的客观性,强调了高教活动的人本性,注重了高教主体的能动性,凸现了高等教育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