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贫困地区是指社会成员生活水平低下,发展机会匮乏,以及发展能力不足的地区。贫困地区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各个国家都有其贫困地区。在我国,贫困地区主要是指人均年收入在千元以下,以老、少、边、穷为核心的农村地区。我国贫困地区面积大,贫困程度严重。贫困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事人的素质不高,素质不高是因为文化教育的贫困,教育贫困的原因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72.
贫困地区师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地区是指社会成员生活水平低下、发展机会匮乏以及发展能力不足的地区。眼1演贫困地区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在我国,贫困地区主要是指人均年收入在千元以下,以老、少、边、穷为核心的农村地区。我国贫困地区面积大,贫困程度严重。1996年仅宁夏的贫困人口就达76万人,贫困人口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三,贫困面积约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一半。2000年中国农村的贫困线为635元,贫困人口约两亿。贫困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口素质不高是由于当地文化教育的贫困,而造成教育贫困的原因就在于师资政策的严重滞后。一…  相似文献   
73.
关于稳定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安全 《教育探索》2005,(9):116-117
由于教师个体内在意愿以及贫困地区政策制度、经济文化和教师自身外在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处于不充分流动状态。充分“流动”对贫困地区学生、教师及教育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稳定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必须形成以流动促稳定的观念,形成利于教师队伍稳定的内在的政策、规则、措施,做到政策留人、事业留人.从而维护当地教育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4.
新课程改革的师资培训存在很多误区:培训目标过分强调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培训的内容空洞,忽视教师的学习需求;培训方法单一,忽视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点;缺乏对培训效果的合理评价。因此,新课程师资培训目标要重视对教师情感态度的培养;培训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培训方法要灵活多样,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75.
教师被人们推崇为知识的宝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曾享有很高的教育权威。现今我国进入网络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时代,赋予教师权威新内涵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迅速、获取渠道多样化导致知识中心转移,使教师失去知识权威地位;部分教师行为失当导致教师形象受损,学生叛逆心理严重等方面造成教师权威受到挑战。产生这些挑战的原因是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途径增多与其带来的思想碰撞。要应对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教师应适应变革,提升自身素养与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76.
加快教师补给、缓解边远地区师资紧缺矛盾,是国家实现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保障.针对边远地区教师补给"一缺一低双不足"现象与问题产生的根源,应以政策落实为导向,完善边远地区教师补给保障机制;以本土化培养为载体,拓宽边远地区教师补给渠道;以盘活存量为重点,提升边远地区教师职业认同感等方面破解边远地区教师补给困局,完善补给机制,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77.
给出一类新的相对论波动方程,并对该方程的基本特点、方程解的性质作些讨论。此类波动方程描述的是静止质量不为零的一些粒子。  相似文献   
78.
关于教育与人性的关系问题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基础问题,同时也是教育基本理论的永恒问题。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最终目的也是人,如何看待人性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实践。人们的教育观念或多或少受到了人性观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当前风靡一时的补课行为背后的人性理念及其效果,指出:正是由于教师、家长看到了学生的发展性与生成性,根据人的自我成长需要予以一定的教育;同时也看到了人性发展中不完美的一面,所以才会通过一定的教育措施来弥补这种缺憾。补课行为虽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的效果得到最优化,但是它毕竟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观基础上的,毕竟是向着教育教学更好的效果不断趋近的。这就要求人们正确看待这一行为并且予以合理化分析,真正发挥补课行为的实效,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9.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增大,在识字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小学低年级学生出现了识字回生现象。本文针对识字回生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出现识字回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师重识字,轻读写、识字教学模式化,缺乏创新性、学生复习巩固方法不得当。针对识字回生现象笔者提出了通过读写结合、多元化的识字方法、优化复习巩固降低识字回生率。  相似文献   
80.
主体间性是交往哲学理论的核心。主体间性教学研究是对主体性教学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研究的焦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情感虚假化、形式套路化、内容成人化、评价缺乏客观性等种种缺乏主体性问题普遍存在。因此,针对当前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和主体间性教学的理论特征,以主体间性教学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儿童性、生活性、创造性、情感化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究应对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以便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