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35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495篇
教育   63206篇
科学研究   3751篇
各国文化   93篇
体育   2315篇
综合类   1569篇
文化理论   310篇
信息传播   4234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626篇
  2019年   631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678篇
  2016年   1022篇
  2015年   1883篇
  2014年   5184篇
  2013年   5038篇
  2012年   6105篇
  2011年   6452篇
  2010年   5089篇
  2009年   4755篇
  2008年   6240篇
  2007年   4545篇
  2006年   3842篇
  2005年   4391篇
  2004年   4516篇
  2003年   4676篇
  2002年   2588篇
  2001年   2027篇
  2000年   1641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仲杰 《文化学刊》2008,(1):101-105
文化由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两部分组成,教师文化也同样由已经物化了的显性文化与不能物化的隐性文化构成。《教风行》透视了教师的隐性文化的内涵,即教师的道德追求,教师的行为追求,教师的文化价值追求。本文着重谈了教师的道德追求,从教师的爱人之德、爱物之德、爱己之德三个方面阐述了《教风行》中透视出的教师道德追求中的隐性文化。  相似文献   
72.
7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掌握常用的多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类型及其在计算机中存储与采集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74.
张慧颖 《北京档案》2002,(12):38-38
近一两年来,"创新"一词在报刊、杂志上的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各行各业"创新"的新闻也比比皆是.昨天,我们看到的是某企业、某部门关于创新的消息;今天,我们或许又会看到某公司、某工厂、某行业关于创新的报道.因为创新可以改变落后,可以促进发展、可以使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创新也就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5.
76.
吴劲松 《物理教师》2009,30(1):45-46,49
新课程目标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在各种课型中都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为教师们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空间.习题课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体会方法和技巧、提高能力和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优化习题课的设计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人对习题课的选题和组题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把能够体现设计思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作为一组称之为组合题。课堂上或一题一题逐步给出或全部给出,通过师生交流、分组讨论、自由发言等形式分析探究,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7.
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学习为切入点,以人为基点,以共同目标生成为突破点,区别于经验型模式对受教育者目标的预设,而使其目标自主生成,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教育而达到教育目的.学习型模式的建构在实施策略上遵循真正学习、以人为本、系统思考、创造超越等原则,紧紧围绕生成共同目标来进行,其中,教育理念的转变是目标生成的前提;教育者的新角色是目标初步生成的关键;教育内容的渗入是目标生成的重要依托;教育方法与艺术的运用是目标生成的催化.  相似文献   
78.
79.
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型学科。理性精神是数学课程目标中重要的隐性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求实、求真、求简、求新的精神。理性精神的培养要建立在学生科学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个体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数学学习的命脉。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结构,充分展示数学的理性光芒,彰显数学精神和数学文化,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优化其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80.
本文简要论述了目标促进法的含义,初步探讨了此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可商榷性及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