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86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4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曹雪芹多数来源于似乎可靠的清代文人的叙述。但这些叙述矛盾重重,模糊不清,有很多想象和虚假的成分,其话语系统非常错乱。关于作者的相貌、家世和年龄,最接近的叙述都是混淆的。曹雪芹作为作者的判断也是不可靠的。探索《红楼梦))的真正作者之谜,首先必须弄清楚清人是如何叙述曹雪芹的,他们的话语来源系统必须做一个还原。还原这些记录可以进一步对关于曹雪芹的文献材料做一个辨伪的梳理和深度透视。  相似文献   
802.
想象是人在头脑中凭借记忆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是构思文章重要的思维形式。文学创作可以运用创造想象,实用文体写作则可以运用再造想象。实用文体运用再造想象要受到三个条件的限制:材料必须真实,必须丰富,想象的结果必须得到知情人的认可。  相似文献   
803.
济慈主张“想象即真实,即美”。在《希腊古瓮颂》中,他借着想象,展开了诗心与古瓮的对话,化美为媚,“复活”并“创造”了具有永恒意味的“希腊古瓮之美”。《希腊古瓮颂》很好地体现了济慈“元原则、无道德观念、无自我”的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804.
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观为出发点审视《瓦尔登湖》,其自然美景的描写即真理的自行置入和显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借助自然美景以及想象揭示生活中的真理是《瓦尔登湖》的文学特色,而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作品的最终目的。书中感性的生活真理与形而上学的抽象真理存在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805.
“五四”时期兴起的中国儿童文学,由于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影响,很多作品的幻想性不如外来儿童文学作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也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新格局,富有想象力的诗意作品增多,但是由于受到当代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儿童文学创作中也还是存在想象力匮乏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因此,用想象为儿童撑起一片诗意的天空则成为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06.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和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分别塑造了中国恭谦有礼的良民形象和圆熟诗意的哲人形象,这可以从中国的文化品格、中国人的性格两方面来加以比较各自所塑造的总体中国形象,并从中看出作者的不同态度;可以说,自塑形象是“自我”与“他者”的有效对接,所以造成不同形象的深层原因既是作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及价值取向的不同,又是异国读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的不同,但对“自我”与“他者”的超越又使得这两个自塑形象具有共同点。  相似文献   
807.
《社会学的想象力》承袭经典社会学的自由和理性价值,并提出具备社会学想象力的社会科学家是恢复理性传统和构建民主社会的主要承载者。但社会科学家与理性传统乃至民主社会之间的联结点何在这一问题尚没有得到国内研究者的注意。在米尔斯的构想中,社会科学家的政治责任在于培育真实公众,使之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进而成为民主社会的基石。关于"公众"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培育这一问题上,米尔斯的观点与李普曼和杜威的立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08.
Artmaking, when used as a form of pedagogy and approached in a socially-conscious manner,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mote agency and create a democratic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his study examines one such project, "The Council," created by artist Adelita Husni-B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former Teen Program attendees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The Council is a collection of large-scale photographs created from a series of workshops in which 13 young adults imagined themselves reshaping the museum's societal role after a major global crisis. The final photographs were exhibited in the museum's main galleries, representing a participatory, socially-engaged artwork produced from a pedagogical process. While there is a prevalence of these types of pedagogy-based artworks, contemporary art literature tends to focus mainly on the artist, disregarding the participants. Therefore, from the stance of an art educator, I examine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the participants as well as the pedagogical framework of the artist. The reviews from the participants were overwhelmingly positive, with many noting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ir confidence and a greater sense of agency. A liberating experience of collaboration was also stated as a common experience. These outcomes were attributed to the artist's innovative use of multimodal learning and effective facilitation grounded in Francesc Ferrer's philosophy of anarcho-collectivism and integral education, as well as critical pedagogy.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creative methodologies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intrinsically motivated learning and emphasises the importance of nurtu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s they envision a more equitable and just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