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无缘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浅层原因,又有深层原因。浅层原因包括:科技投入不足;原创性、基础性研究薄弱;中国科研机构组织运作效率不高,科研成果得不到优化组合与集成;中国科技界惩治学术腐败不力。深层原因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影响深远;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符号,尤其是汉字符号与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符号是用来装载和传达意义的,而教育是向下一代传授文 化知识,即“意义”的。汉字的产生是教育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汉字符释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汉字符号具有智育、美育 功能。  相似文献   
3.
郭连锋 《教育评论》2014,(7):144-146
人文主义课程与科学主义课程在西方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两种课程观的历史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人文主义课程为科学主义课程的萌芽孕育了土壤;科学主义课程起步晚,但发展更为迅速;人文主义课程和科学主义课程曾经历了长期的冲突时期;人文主义课程和科学主义课程最终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4.
1639年夏秋,徐霞客游历考察了永昌(今保山)各地,并在其旅游日记——《徐霞客游记》中详细记述了明代保山地区的饮食隋况,通过其记述,从主食、肉食、副食、饮品四个方面对明代保山地区的饮食民俗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5.
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之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国外发展和演变过来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特征包括:信息观念素养、信息知识素养、信息能力素养和信息伦理素养。目前,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偏低,因此,我们必须寻求并实施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极为重要的时期,初中生学习动力缺失常导致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学习动力缺乏.其主要原因有: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压力大;需要层次得不到及时满足;偏向消极的失败归因观等.教师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增强初中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改变错误认识,树立正确价值观;了解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点,帮助其明确目标;尊重和信任学生,提高学习动力;督促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积极归因观,摆脱学习无力感.  相似文献   
7.
高校环境教育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单就环境教育来说,综观国外的环境教育进程,反观我国的环境教育现状,我国环境教育远远滞后于国际大趋势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视环境教育。而实际上环境教育的提出由来已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诸如“温室效应”、“赤潮”等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人们就敏感地意识到了教育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随即环境教育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逐渐成为一场世界性的运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全面讨论了各种环境问题,并正式将“环境教育”(En…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墨子教育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墨子同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们分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本文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四个方面,对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剖析,并探讨了二者思想异同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彻底把握二者思想的差异性与继承性。  相似文献   
9.
端午节核心习俗的目的是通过特定的草药、食物和仪式以除病解灾。保山端午节赶花街的习俗在战祸与疾病的触发下应孕而生,在文人雅士的倡导下积淀出具有审美意蕴的端午赏花习俗,应民众的生活需求而发展成为集市,受政府引导而成为现代性的商贸旅游节,从中可以看出端午习俗在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中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因材施教”不仅仅是教育原则,更是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实施小班教学是现代教学“因材施教”的保障,多媒体教学手段为现代教学中“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全班教学、分层、分组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模式为现代教学中“因材施教”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