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文化理论   2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历史的真相和对此一历史的评价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在探求历史真相的问题上,唯一的原则,就是尽一切可能实现对历史真实的尽可能准确的描述。勇于直面历史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个社会对待历史真实的尊重程度直接反映着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先进程度。近来,学界围绕着当年李希凡写第一篇批判"《红楼梦》研究"文章时,是否致信《文艺报》编辑部探询能否发此批判文章一事,展开了深入的、自由的讨论,已引起世人相应的关注和思考。本刊此期发表的几篇文章,都是就"鲁迅、茅盾联名致红军贺信"之有无而阐述自家观点的,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思考。是否有"鲁迅、茅盾联名致红军贺信",是个老问题,学界多年纷争,并非没有倾向性意见,但也没有定论。愿鲁迅研究专家和学界有识之士发表见解,以推进这一追询历史真相的学术讨论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的古典神髓,养护了台湾文学的现代繁荣和发展,也滋养了台湾女性散文的文化精神。台湾女作家多,写散文的女作家更多。她们的散文不仅多写日常生活、身边琐事——婚姻、爱情、家庭、丈夫、子女及朋友,也写大事、深沉的事、寄托理想的事,所表现的生活和社会,既有“小我”,也有“大我”;艺术上,既有传统,又有现代。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家庭环境和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学时代的兴趣培养则是人生达至终极的基础工程。上海的圣玛利亚女校是著名的美国教会女子中学,同中西女塾同负贵族化声誉。张爱玲的中学时代  相似文献   
4.
20世纪香港女性文学可分为四五六十年代的拓荒与奠基时期,七八九十年代的成熟与繁荣时期.前期有萧红、张爱玲以及本土作家黄庆云、夏易等,后期有严沁、陈娟、梁凤仪等,形成了言情小说、社会小说和现代派小说等类型.  相似文献   
5.
论女性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国文学初始 ,就有“女性写作”。虽然这种写作被称为是“第二性”的 ,但却是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胚胎型或幼婴型的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创作 ,成为中国女性文学的真正源头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女性作家群的集体突击 ,整体性地完成了中国女性文学的奠基工程 ,并成为女性文学的第一座高峰。 2 0世纪的 80年代 ,是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二个高峰 ;而 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完成了臻于成熟的多元发展 :其表现 ,一是文本的多样化 ,二是理论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论20世纪末的"现代主义"群落的先锋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2 0世纪末的中国文坛 ,现代主义思潮演化出来的“先锋文学” ,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和收获。现代主义的“先锋文学” ,为中国本土文学创作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借鉴。残雪、莫言、苏童、余华及马原等作家的创作实践 ,有坚守 ,有变异 ,有回归 ,现代主义虽然具有某些“中国化”的特征 ,但要想完全融入中国本土文学并成为一个组成部分 ,尚须历史地长久磨合。  相似文献   
7.
卷首:中国文化,面对21世纪阎纯德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多为此一时,彼一时,多变易变;而文化,由于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几百年几千年的社群意识和历史千锤百炼后的精神“凝聚物”,于是便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性质——少变难变,具有稳定性。不过,所谓“稳定...  相似文献   
8.
今夜无寐,灯下翻阅闲书,且倾听呼唤春潮的惊蛰钻出茫茫雪原,然后从远方急促而至,赠我那些值得纪念的欢快足音。 走过冬天,迎面扑来拥抱我的便是喜气洋洋的春天,一个新的美之所在。 四季轮回,每一回都不是旧版的复制;人类文化不停地更新,变化和发展才是前行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中国文化的信心和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 ,从荒蛮 ,到文明 ,坎坎坷坷地走出一个新世纪 ;人类 ,也终于盼来了一个新太阳。经过与殖民、压迫、剥削、贫穷、落后、愚昧、战争的漫长而残酷的较量 ,荫护人类的文明之树似乎已经亭亭如盖 ;但是 ,如果企盼所有的“村民”都能乘凉 ,还要跋涉很长的路。人类文明之盖的搭建 ,需要多元文化联袂完成。而中国文化无疑就是其主要支柱之一。中国文化伴随东方生命的发生而发生 ,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文化从古迄今 ,从“元典”到“现代”,兼融吸纳 ,生生不息 ,形成了血脉鲜活的以儒释道之精华为基础的传统特色 ,同时又兼有近代以来的多…  相似文献   
10.
读过沧海 ,才能理解 ,“没有不散的宴席”是一句全世界都知道的寓意深刻的生活经典。咋听起来 ,似很消极 ,其实 ,是个真理。比如 ,从无到有 ,我创办了《中国文化研究》 ,并以九年的心血灌溉它耕耘它 ,使它从胚胎到婴儿 ,再到一个美少年。可我不可能编它到永远。逝水滔滔 ,无论是人无论是神 ,谁也无法留住岁月的脚步 ;因为人 ,———总要退休 ,或者说总会死亡 ,这个人生句号属于自然法规 ,谁也不能违抗。在我告别《中国文化研究》 ,告别我们的顾问、编辑、作者和读者的时候 ,我要向大家说一声 :“谢谢 !谢谢……”我知道 ,没有你们的支持与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