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小学教育在正确的办学轨道上发展、妨碍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大问题。其实质是能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小学阶段为培养合格的革命事业接班人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使基础教育的任务在小学阶段很好落实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目的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将课程分为两大类: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活动类课程,是指在学科类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其内容包括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和体育卫生活动。为了总结三年来北京市小学开设活动类课程的情况,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我们围绕…  相似文献   
3.
从《“八五”期间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文献综述》(见本刊1996年第4期)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尚存在没有注意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组对其中一些问题做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一现代化的国民教育历程我国社会目前正面临着向现代化社会的转轨,具体地说,经济上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相混合的经济形式和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政治上正逐步走向社会主义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上正经历文化重建向现代化文化运行机制迈进。现代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国民…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素质教育研究是社会和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就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探讨指明了方向。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人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一)素质的含义教育中所讲的“素质”概念在生理、心理学所讲的素质概念基础上加进了社会和教育的因素,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指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是指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