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研组协作文化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牟映雪 《课程.教材.教法》2006,(9)
教研组是我国基层教师间协作的非行政性组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它使教师专业发展由外控走向自主成为可能。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为构建协作式文化的教研组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师专业成长的反思性特征,支撑着生态型教研组协作文化的构建;而构建协作式教研组文化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殊教育演进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殊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其发展经历了萌芽、诞生和发展等阶段。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特殊教育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民主化的推进,更应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为障碍者和残疾者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理念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理念的创新是在中国知识经济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党的十六大政策背景下展开的。基于终身教育的理念和人文教育等哲学观的理论基础上,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理念的创新包括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观创新、内容观创新、结构观创新、资源观创新、评价观创新。 相似文献
4.
试析家庭教育中严教过度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庭中其它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由此可知,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发展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父母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具有极大的可变性,这给家庭育儿带来了很大的可变性,教育难度增加,家教中的误区也走向极端─—严教过度和“不教”,严重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试从严教过度的现象入手,分析其成因,寻求矫正对策,以期对家庭教育有所启迪。一、严教过度现象普遍存在严教是指给予儿童正确的、严格的… 相似文献
5.
融合环境中的同伴支持:一个未被利用的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融合教育日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的今天,如何让更多的残障学生在普教课堂中得到多种多样的支持与帮助,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融合环境中,全班配对同伴指导、同伴辅助式学习策略、跨年龄指导计划、高年级同伴指导、同伴指导课程和合作课堂等,被证明是较为有效的同伴支持策略和方法。通过融合环境中的同伴支持,建立一个所有人都能得到重视与尊重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同时,残障学生与健全学生都可在合作与支持的融合过程中,寻得彼此的受益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成人德育理念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成人德育理念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我国成人德育工作应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成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超常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未来呼唤"双超常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级创新人才的质量决定中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坐标位置,超常教育成为国家精英教育的载体.人们对超常儿童的认识经历了神童--超常儿童--资优儿童等发展过程,跨越了神童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阶段;以陶行知和沈亦珍为代表的先驱者从整合儒家精英教育和西方民主教育理念角度,尝试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超常教育理论.伴随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初步形成中国现代超常教育体系.但亦存在超常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立法等问题.据此,必须树立正确的超常儿章成才观,重视人才富矿,为超常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特征的个别化教育服务;并给予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扩大超常教育范围,促进城乡超常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双超常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学习方式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即是探索和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传统的学习方式由于教师过于强调学生客体性的一面,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而将其置于客体的位置看待,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采取“罐装”式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成人教育的教学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成人教育质量,成人教育的教学设计出发点是要能够帮助学员学会学习、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本文从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学习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