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当前高校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提出了名为"对分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试点教学表明,对分课堂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对分课堂有可能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许多高校在教育综合知识与能力课程教学中沿用传统课堂讲授模式.教师占用课堂时间较多,即使课堂有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讨论,但学生还未对讲授内容进行思考与拓展就进行讨论,效果并不理想.针对现行高校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上海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结合传统课堂讲授及讨论式教学的优势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新模式,通过隔堂对分,精讲留白,使学生讨论有备而来,提高讨论的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王海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3,(10):124-125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使他们在动手中思维、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但同时我们更需要考虑到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钻研教材、深入思考,走出操作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傅华卓 《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12):16-17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平等关系、教学相长的过程,并将教与学的重心由获取知识转移到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上,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和反馈信息的能力,并形成对知识信息进行吸收、内化、迁移、运用的能力。探究性学习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体,强调内 相似文献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