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51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完全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406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262篇 |
2013年 | 176篇 |
2012年 | 248篇 |
2011年 | 319篇 |
2010年 | 207篇 |
2009年 | 184篇 |
2008年 | 260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200篇 |
2005年 | 226篇 |
2004年 | 316篇 |
2003年 | 403篇 |
2002年 | 311篇 |
2001年 | 215篇 |
2000年 | 223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关于高等数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看法及建议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57
1999年4月14日《光明日报》文章“面向21世纪大学怎么加”.日本筑波大学校长江崎:“学生在大学时代主要是学习‘自我发现’的本领”例:凡比较富强的国家,人均社会产值都较高,如德、日、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广大人群的“自我志趣的实现”,从而经济发展比较缓慢.USRR70年的实验终告失败.我国仍面临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注意:(1)人生过程中的“自我发现”未必只是一次,也未必一次完成.自我发现导致“志趣方向”的确定.志趣有助于行动和毅力,从而导致理想事业的成功.(2)启发(诱导)“自我发现的本领…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47
朱高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1-9
本文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在以前发表过的文章中已有论述 ,是老生常谈了 ,但由于问题没有解决 ,尽管是老生常谈 ,也还要不断地谈。联系到近几年形势的发展变化 ,做了一些新的展开 ,愿与关心高等工程教育的同志们共同探讨。我没有从事过教育工作 ,也没有主管过教育工作 ,所以是圈外人。但我接受过教育 ,所以感受还是有的。 1 996年工程院成立教育委员会 ,当时我是副院长 ,要我兼教育委员会的主任 ,说是圈外人也有好处 ,可能会有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 ,也就勉为其难了。这样接触教育就多一点了 ,与张维、张光斗、柯俊先生他们共事 ,学到了不少东西 ,…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论述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从社会法制体系、教育者的诚信缺失、教育体制因素、传统道德文化价值的丧失等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从建立相应的制度、增强大学生文化修养、改革德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学术管理理念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项贤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11
在整个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大学作为人文机构的根本特质 ,注意文化和知识的传授、生产与经济生产之间的重要差异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管理理念 ,防止其丧失人文性和滑入官僚化陷阱。要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 ,保障各种不同权力的合理平衡 ,特别是要树立权力为学术服务的学术管理理念 ,克服管理主义将大学复杂的人文运作还原为简单的经济经营的错误倾向 ,从而通过改革真正提高大学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大众化进程使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渐凸现 ,并愈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等教育公平是个相对的概念 ,不同的国家和历史时期都赋予与其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自身的制度短缺和僵化现象愈加明显 ,人们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归结为制度问题。因此 ,高等教育公平要成为实践中可接受的现实 ,有赖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6.
教育市场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劳凯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22
由于教育能给学习者带来巨大且明显的回报 ,原先由政府包办并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发展的教育 ,正在出现某种私人消费的倾向 ,教育市场初见端倪。市场的介入使中国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与此同时 ,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也开始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人们在逐步认同这种新的消费文化的合理性的同时 ,开始对切身利益的得失越来越具有敏感性 ,并成为对社会现实满意程度的一个重要评价尺度。消费文化向学校领域的渗透正在引起一系列的教育伦理问题 ,由于市场的驱动机制是私益而不是公益 ,如果缺少对教育市场必要的限制 ,则对于私益的追逐就会演变成为一种无序状态 ,甚至改变教育的公益性质。因此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商品 ,单纯依赖市场渠道不能平衡社会对教育的供求关系。为了保证教育的公益性质 ,必须对市场的介入作出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劳凯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5-86
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正导致公共教育体制的重构,政府的教育职能在这场变革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科层体制,被逐步打破,学校、市场和政府正在构成一种全新的关系。市场化、民营化取向成为世界各国公共教育体制重构中的共同特点,择校、竞争、学校自主权和凭单制构成了改革的几项主要的政策思路。在我国,近年来在公立学校改革的实践中集中地创造出了一系列不同的市场化、民营化运作形式,不同程度地把公共教育与市场结合起来,这些改革已经给学校的运行带来了一些初步的变化。改革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变化,正在导致出现一系列经济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即如何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分配的社会公平问题。深入理解当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复杂性,特别是其中所涉及到的利益分配的复杂关系,才能最终提升教育改革的道德水准和改革决策的伦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他还指出,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加入WTO将对我国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不足略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戴维斯和诺斯曾指出,一项新的制度由于成本问题不是总能被创新和采用,只有当新的制度能给创新带来更多的利益时,创新才有可能,运用这种观点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为什么制度创新不足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低效率,可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高等学校的集中控制和强制服从,它不能为制度创新主体提供制度上的相应权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