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高凌飚 《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提倡过程性评价,是新课改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要全面地认识过程性评价的优势和局限。要正确处理当前课改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高凌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102-106,11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三种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概念理解一方面在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意发展上有某种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又是模糊、片面的,给课程改革实践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通过对评价概念的发展回顾和新课程评价理念的价值取向、实质、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分析,提出自己对过程性评价概念的理解,指出过程性评价的优势和局限,以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维宁 《课程.教材.教法》2006,(6)
过程性评价(processassessment)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评价范式。其理论来源既与过程哲学密切相关,也与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人们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还存在误区,笔者从过程哲学与学习心理学两个不同的视角,就过程性评价的起源、特征、分类等展开论述,并就实践中的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工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本课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修正评价体系着手,确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评价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一个从实施过程到实施结果均能得到客观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实践证明,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对于引导学生主动实践、促进创新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一门网络培训课程到"虚拟"教师培训学院——北京大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初级)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开发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网络培训(初级)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特点.这门网络培训课程参考了美国SLN的研究生网络课程模式,对内容、活动、评价和平台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培训实施阶段,利用四种教学反馈形式,将教师的个人经验和故事,引入到网络培训课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得到了培训者的欢迎和认同,取得了满意的培训效果.这门网络培训课程在设计和实施中的具体做法,对于其他网络课程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学数学智能化网络课程的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中学数学智能化网络课程的五大特色:学习目标的层次化,过程性评价,智能化判断功能,反应记时功能,主观题客观化。同时,提出了网络课程存在的5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课程学习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课程学习评价呈现出多元化、过程性的价值取向,在网络课程学习评价设计中要遵循发展性与过程性原则、多元化与多样化原则,在此基础上,文章建构了网络课程学习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高校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提出了名为"对分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试点教学表明,对分课堂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对分课堂有可能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过程性评价的组织策略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实践的基本要求.如何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评价组织至关重要.本文以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中的"评价组织"这一关键环节为研究出发点,分别对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种基本评价形式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三种评价形式各自在过程性评价中承载的作用,着重强调了学生自评中的"反省"作用、同学互评中的"借鉴"作用和教师评价中的"诊断"作用;其次,结合过程性评价实施组织中的评价案例,分别就有效组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提出了基本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