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块链应用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块链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也就是“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这些研究成果存在大量相互矛盾之处。这是因为现有研究由区块链出发推演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混淆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特征和区块链理念三个范畴。在梳理三者边界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三种“区块链+”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对比分析,发现由区块链集成技术和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组态决定了其与具体领域结合时表现出的商业模式新特征。这些特征一般表现为数据权、隐私和数据成本等方面,即“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例如打破垄断、独立自主和合作共赢等,与区块链创生的理念相契合。由此得出“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整合路径为,区块链技术组态到具体商业模式的优化创新,再到区块链理念与商业模式理念的双向影响。形成三者循环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为不同领域“区块链+”商业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区块链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滴滴出行进入共享单车行业、美团点评进入网约车领域等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看似“不理智”的公司创业行为引起了全社会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以往的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创业逻辑难以适用于此类公司创业行为的解释、评价和预测。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综述及案例对比发现,不同创业逻辑的适用情境有所区别,数字化创业情境突破核心资源有限性假设,创业边界趋向模糊,创业环境高度不确定,创业目标难以预定义。在此情境下,以数据为核心资产的独角兽企业的创业路径通过机会构建+识别的方式,通过构建数据关系,实现数据协同培育机会发育土壤,通过数据价值再生构建创业机会,通过挖掘数据组合识别细分需求,通过提高数据迁移成本反哺机会培育土壤,实现螺旋式上升的公司创业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围绕数据的公司创业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介绍了三维CAD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使用Stru CAD软件设计水工钢闸门,重点介绍了设计思路,设计过程以及体会,总结了使用StruCAD进行三维设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兴公司实施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后的组织文化变革到实现"中兴"过程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组织文化的变革,其变革路径为"官僚层级型→团队型→活力型+市场型",两者的作用机制为不同组态的组织承诺变化,表现为"惯性型→冲动型→正式型的"的群体思维转变,进一步打开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变革的"黑箱"。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逐渐进入数据经济时代,数字化环境成为所有管理者需要面对的情境。基于数据的话语体系构建是现有复合型技术应用以及数字化企业与现有管理理论适配的关键。围绕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通过数据分析用户潜在的消费需求,以最低成本完成供需匹配,并根据用户需求对不同层次、维度的数据特性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数据获取、处理过程创造价值,搭建数据基础观体系;进一步阐述根据数据基础观体系,传统资源理论在数字时代的变革和数据资源的发展;最后,将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基于数据基础观的相关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成长领域,通过数据这一关键性要素使企业在不同领域、不同层级达到价值增值,助力企业数字化生态化成长。  相似文献   
6.
机会窗口理论为解释后发者实现高技术赶超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但其关键概念和运行逻辑仍然较为模糊,较难用于指导实践。机会窗口在高技术产业赶超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重要原因在于其降低后发者的进入成本,而机会窗口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的关键在于能够在事前获得有效识别。具体而言,低进入成本是机会窗口发挥优势的前提,其逻辑内涵在于客观上存在进入成本降低的事件或趋势,而后后发者对高技术产业作出恰当的应对,引发常规优势后形成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对先发者的赶超。然而,机会窗口本身具有较大的滞后性,因此从产业层面来看,沉没成本很可能会与低进入成本的优势相抵消,但可以从国家层次出发,结合本国的国情并发挥有为政府作用,通过政策工具提高高技术产业对于机会窗口的识别概率和利用能力。为此,政府应注重根据机会窗口的作用机制,根据不同的高技术产业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体系化政策,更好地以机会窗口理论指导高技术产业的赶超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