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8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CR 5年期影响因子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期刊引证报告(JCR)中高分子科学学科1999-2009 年间的49种期刊数据,从多种角度对5年期刊影响因子(IF5)的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IF5不仅能反映多数期刊的被引高峰期,而且能较好地反映出期刊的平均被引水平,体现期刊影响因子概念的本质。最后,将期刊的5年期影响因子与基于被引半衰期的响因子作对比分析,发现IF5本身隐含着期刊论文的被引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资源服务钻石体系的基础上,文章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评价指标。为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利用拟熵权对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进行调整,并结合模糊数学的相关知识,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研究发现,该评价指标体系既有效反映了用户使用数字资源的状况,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知识服务的发展水平。以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图书馆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评价符合现实状况,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依据和指南。  相似文献   
3.
以用户为中心是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之一,而用户界面是连接用户与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桥梁.用户界面设计是否友好、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数字图书馆系统的使用效率.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思想出发,总结出研究数字图书馆用户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用户界面设计的理念及用户界面发展的历程,最后从用户的层面上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对数字图书馆用户界面的设计提出几点建议,把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真正运用到我国数字图书馆用户界面的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数字化学习越来越受到相关业界人士的关注,尽管对其研究已有十多年,但都颇为零碎,并没有形成系统。根据教育技术类3大核心期刊2001-2011年间的数字化学习理论和实践相关研究论文进行综述,总结了21世纪以来国内数字化学习领域取得的成就,揭示了国内数字化学习研究领域内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数字化学习越来越受到相关业界人士的关注,尽管对其研究已有十多年,但都颇为零碎,并没有形成系统。根据教育技术类3大核心期刊2001-2011年间的数字化学习理论和实践相关研究论文进行综述,总结了21世纪以来国内数字化学习领域取得的成就,揭示了国内数字化学习研究领域内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中学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把绩效技术引入到整个的教师培训领域,将人类绩效技术模型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绩效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型,依据该模型设计了整个的培训过程,并根据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设计了高校教师绩效考评量表。  相似文献   
8.
基于共链分析的高校图书馆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全球30个高校的图书馆网站,通过Yahoo!搜集其共链数据,并利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网络可视化分析法描述和解释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结构及其成因,揭示各馆的网络角色,明晰当代全球高校图书馆网络群体的群落划分及其相互关系,并为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事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信息社会中,知识的组织和管理策略将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实施个人知识的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竞争力,对个人发展有重大意义。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与保障,所以个人知识管理的能力也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必备的能力。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高校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现状。研究表明,高校学生应加强对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整理个人知识的频率,对即时灵感应予以关注和记录,同时,还应注重对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析文本分类的现状,根据文本分类算法的要求和稀疏表示分类算法(SRC)的思想,设计基于元样本的稀疏表示分类器(MSRC),并应用于文本分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MSRC算法具有较好的文本分类效果,有助于提高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