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工业园和区域副产品交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基于大量的文献回顾和国内外实践情况,提出产业生态化正在沿着两个不同的路径发展一是生态工业园熏二是区域范围的副产品交换。通过对两条路径的形成规律分析以及在管理手段、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上的对比分析,揭示在区域副产品交换和生态工业园基础上建立的产业生态网络将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两种城市化模式的对接与融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旨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演进过程,观察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我国城市化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合乎规律的判断。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化模式正面临着重大的整体性变革,变革的方向就是“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模式与“离乡不离土”的城市化模式的对接与融合。这种变革是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它对于正处在体制创新的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文中对两种城市化模式对接与融合所面临的困境、矛盾和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两种模式对接与融合的条件、过程、机制、形态和路径选择,最后给出了政策性结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达国家对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研究较早且相对成熟,各种退出渠道的运用因国家、经济周期等不同而各异.在创业板上市只是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一种,创业板对风险投资退出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国在积极建立创业板的同时,还应探索多元化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相似文献
4.
李云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1):61-63
科技期刊数字化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的必然走向。科技期刊要顺利实现数字化,其关键在于科技期刊范式的转生;在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由辅助模式到融合并举模式再到网络数字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的路径选择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是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产业在特定区位的空间集聚现象,具有对特定区位的路径选择特征。本文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集群的因子间不仅具有显著的路径选择特征,而且因子与集群间也具有显著的路径选择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促进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强相关型产业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强相关型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演进机理分析,提出原有技术能力挖掘和技术学习的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培育模式;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构建了培育模式选择模型。分析表明,转型企业技术能力再造战略的侧重点因技术资源禀赋不同而不尽相同,并应随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7.
技术预见对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作用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小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2)
区域创新系统面对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技术预见的可持续性特点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提供了重要基础.基于技术预见存在需求拉动与科技推动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构建应选择低碳的关键技术战略、构建低碳创新机制和低碳创新支撑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9.
10.
中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变迁的路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各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既有制度框架的比较分析,构建了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变迁路径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中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变迁路径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为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顺利展开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