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DNA教具缺陷,分析DNA螺旋结构特征,提出一种DNA双螺旋结构动态演示仪。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形状特殊的零部件,引入特殊的尼龙线配合球头副辅助DNA运动,最终制作出DNA双螺旋结构动态演示仪。经实际授课使用,证明该演示仪能够辅助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去模拟制作DNA的分子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在准备这次实验时,我们发现该实验在实验方法操作上存在需要探讨的地方。下面是笔者对这个实验的几点看法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汪丰云 《科学中国》2007,(11):50-53
50年代初,人们已普遍承认DNA是最重要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就存储在DNA分子多核苷酸链上的4种碱基的特定序列上,进一步阐明其结构和功能已成为迫切的任务.这时,有3组科学家在进行DNA结构的研究,他们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鲍林,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富兰克琳与威尔金斯,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沃森与克里克.这是一场实力与智慧的科学竞赛.  相似文献   
5.
纳米技术     
2003是D.Watson和H.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50周年。这一发现使遗传学问题简化成了化学问题,并奠定了之后半个世纪生命科学的基础。今天,成千上万的研究者正在努力工作,试图破译基因控制生物体发育及机能的秘密。而所有这些基因都记录在DNA这种媒介上。  相似文献   
6.
1955年4月Watson等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是人类揭示生命奥秘的划时代事件。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今年是这个伟大发现的50周年,世界各地将以不同方式进行庆祝回顾50年来科学界对生命奥秘探索的成就展望今后50链可能的发展、本文对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度典的Web资源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在基因时代,人们自然不会忘在生命科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这一发现对人类了解自身,了解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的这些本质问题的重大意义。眼下,一些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私人手稿和信件,再次揭示了科学史上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它至少会使我们对科学研究和发现有更为深刻和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马迪 《教师博览》2014,(6):58-59
<正>DNA是我们这个科学时代的一种象征。当克里克和沃森在1953年发表DNA结构时,人类第一次得到了从钥匙孔中窥探生命奥秘的机会———优美精巧的双螺旋结构,4种碱基的无限可能,一种排列组合造就了大猩猩,换一种方式则结成了向日葵。虽然这扇大门还没有完全打开,但已令人大开眼界,甚至衍生出敬畏与崇拜之心。现在,"DNA""基因"已经成了日常用语,尽管绝大多数人对基因技术其实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深入探索适应智库研究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不断推进智库任务组织管理能力建设。文章从专业智库组织管理团队的视角,基于对智库研究特点的基本认识和智库项目管理经验,深入分析了外循环体系和内循环体系下的智库项目研究和管理特征,从建平台、促融合、重储备、组队伍、优转化、强集成等方面提出推进智库任务组织管理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物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中安排了学生实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实验目的是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