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89篇
  免费   900篇
  国内免费   985篇
教育   117058篇
科学研究   16160篇
各国文化   238篇
体育   6208篇
综合类   5668篇
文化理论   1085篇
信息传播   1655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846篇
  2022年   1405篇
  2021年   2134篇
  2020年   2433篇
  2019年   2388篇
  2018年   1307篇
  2017年   2269篇
  2016年   3295篇
  2015年   5811篇
  2014年   12897篇
  2013年   9720篇
  2012年   11724篇
  2011年   12385篇
  2010年   10913篇
  2009年   11312篇
  2008年   13884篇
  2007年   11098篇
  2006年   8111篇
  2005年   7818篇
  2004年   6519篇
  2003年   5617篇
  2002年   4898篇
  2001年   4363篇
  2000年   3120篇
  1999年   1248篇
  1998年   873篇
  1997年   724篇
  1996年   616篇
  1995年   475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291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智能电器课程为载体,将自动控制理论引入智能电器的教学中,采用生动、直观的方式给学生展现艰涩的控制理论转化成实际控制方案的过程。采用神经网络构建接触器的电磁吸力实时观测器,结合三位式滞环控制方法,实现接触器的直接吸力闭环控制。采用联合仿真及快速控制原型验证系统,直观呈现智能控制理论到实际控制方案的逐步转化过程,不仅便于学生理解枯燥的自动控制原理,同时有助于智能电器实践教学的逐级深入开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使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和城市层面数据,将宏观层面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微观层面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联系起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二值选择模型和tobit模型考察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使用排序选择模型和二值选择模型评估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平均而言,科技服务业区位熵每增加1个单位,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概率和强度将分别上升22%和4.7%。进一步对技术创新行为研究显示,科技服务业集聚主要对制造业企业渐进式创新和模仿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对探索式创新、合作创新以及自主创新的积极影响不显著。本文从关联产业布局视角提供了科技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微观层面证据,而且对于如何更好发挥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创新推动作用以助推制造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信息感知倾向、信息介入、信息前台化行为及虚拟网络社区个体评价等对突发事件网络信息管理作用巨大,但相关的综合研究还不是很多。为此,该文拟深入探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虚拟网络社区个体信息介入、机构领导者信息前台化行为、虚拟网络社区个体信息感知倾向及虚拟网络社区个体评价间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研究方法]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以机构领导者信息前台化行为为自变量、以虚拟网络社区个体信息感知倾向和虚拟网络社区个体信息介入为链式中介变量、机构公信力为因变量,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相关信息耦合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抽样采集相关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层次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法对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论]实证结果表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虚拟网络社区个体信息感知倾向在机构领导者信息前台化行为与机构公信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虚拟网络社区个体信息介入在机构领导者信息前台化行为与机构公信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虚拟网络社区个体信息感知倾向与虚拟网络社区个体信息介入在机构领导者信息前台化行为对机构公信力作用路径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机构领导者信息前台化行为显著正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在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过程中涌现了大量数据安全问题,深入分析该问题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数据的价值,助力数据安全治理。[研究方法]借助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对政府数据开放流程进行分析,归纳出其中存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数据储存中的过程风险、数据开放后的数据滥用及安全事故后的影响失控等数据安全隐忧,而后综合分析上述问题在价值理念、制度规则、运作流程及保障体系层面的产生原因。[研究结论]针对以上症结,应采取强化观念指引、完善制度规则、创新体制机制及提升技术水平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消解数据安全隐忧。  相似文献   
5.
智能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解决、生产与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能力,智能具有多元性,多种智能之间相互组合作用的结果就构成了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是英语教学的趋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强调英语课堂要转变抓词汇与抓语法的低效教学模式,探讨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课堂教学的结合,对转变低效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信号传递理论的视角研究创新能力强的标的公司在并购中的行为。基于2014—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并购事件,本文以标的公司的专利被引情况度量其创新能力,采用Logit模型检验了标的方的创新能力对其签订业绩补偿承诺意愿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考虑并验证了投资风险的中介效应、专利诉讼环境的调节效应,借此从发生机制上系统解释本文的主要发现。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能力强的标的公司更倾向于签订业绩补偿承诺,且该现象在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的地区更为明显,表明业绩补偿承诺对于创新能力强的公司可能更类似“锦上添花”的作用;本文还发现创新能力强的被并购方往往具有较低的投资风险。同时,标的公司创新能力越强,则越有可能达成承诺的业绩目标。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创新能力和业绩补偿承诺的研究,为业绩补偿承诺的流行提供了可能的解释与证据。在现实意义上,本文为并购方识别具有价值潜力的标的公司提供了新思路,即愿意做出业绩承诺的标的企业更有可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也为监管机构合理分配监管资源、维持并购交易秩序并防范重大金融交易风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范旭  武永超 《科学学研究》2023,41(2):230-240
石墨烯产业化对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通过整合“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和组态视角,构建出一个驱动石墨烯产业化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并以31个省市为案例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实证探讨了实现石墨烯产业化的影响要素和复杂机制。研究发现:(1)单一产业要素难以成为推动石墨烯产业化的必要条件;(2)存在7条实现石墨烯产业化的路径,概括为“技术-组织-环境”均衡驱动型和“技术-环境”双重驱动型两种驱动机制。同时存在7种产生非高产业化组态,两类组态呈现非对称特征;(3)在特定条件下,技术、组织和环境要素组合可以经由“殊途同归”的方式推动石墨烯产业化。而在这过程当中,政府重视发挥了较为普适的作用;(4)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石墨烯产业化实现路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不仅拓展了TOE框架的应用场景,同时也为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化实践提供了决策指引。  相似文献   
8.
职学计划是提升香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文章立足职学计划的核心内容,分析了香港职业教育针对不同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举措,发现依据行业类型差异进行分类培养、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实践、广泛推行技能评核再认证、注重打通专业发展通道等是香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获得成功的关键,对构建现代化职教体系有如下启示:建立分层分类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框架;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强化针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工作;构建职业技能人才终身化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爱德华·阿尔比作为曾获得三次普利策奖的荒诞派剧作家代表,因其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思想动荡最为激烈的时代而深受反传统真理论思潮的影响。是以,海德格尔这位反传统真理论的集大成者的逻辑框架恰能解释爱德华·阿尔比是如何通过反观世内存在者达到真理状态后,再演历真理进行独一无二的创作的。而当创作完结,作者曾在的本真以及剧中的主角同处于的真理状态,恰能使其剧作总能处于无蔽状态的疏明之美中。  相似文献   
10.
跨界创新成为数字化下技术创新重要方式,本文以470组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揭示不同跨界特征情境下差异化的企业跨界技术创新行为作用逻辑。首先,基于介入方式与专注点,采用NCA方法,确定跨界技术创新必要行为——合法性建设、知识开发、市场挖掘与关系构建,提升论证过程科学性。其次,利用熵权法、NK模型及案例分析方法,确定不同跨界广度与深度情境下的主导行为与行为作用秩序,提升作用逻辑研究的系统性。再次,对比分析不同跨界情境整体逻辑与子逻辑调整内容,凸显跨界技术创新行为逻辑差异性与独特性;最后,揭示跨界情境异变下均衡、非均衡等路径转化逻辑,提升研究结果的动态适应性,以为数字化背景下制造企业跨界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