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30篇
  免费   1067篇
  国内免费   503篇
教育   8613篇
科学研究   4406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661篇
综合类   517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487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553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672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859篇
  2013年   1398篇
  2012年   1314篇
  2011年   1354篇
  2010年   918篇
  2009年   850篇
  2008年   1034篇
  2007年   1207篇
  2006年   1148篇
  2005年   1006篇
  2004年   915篇
  2003年   800篇
  2002年   610篇
  2001年   524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8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situations in which multiple research teams are convened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present an opportunity to discover factors that lead to productive collaboration. It argues that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research team outputs becomes more valuable when paired with data about research participant perceptions; and that any variables used as indicators of collaboration need to be calibrated using datasets from multiple studies with cross-team comparisons. The article provides an example of the kind of methodology needed to achieve this, describing a study with data from four research teams based at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campus, reporting their research performance over four years under conditions in which many variables were controlled and with results augmented by a survey of participant perceptions. Findings from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there were exceptions to hypothesized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ticipant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on and specific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asures over co-authorship data.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given the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of studying research teams in the field, multiple datasets combining findings such as those in the present study are a path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of productiv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ollaboration.  相似文献   
2.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including explicit nature of science (NOS) content in read-alouds of elementary science trade books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NOS. We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of NOS: the creative, the empirical, and the inferential NOS. The trade books were read aloud by teachers in three hierarchical levels: Level I served as a control and consisted of a trade book that remained unmodified, Level II consisted of a trade book that had been modified to include explicit references to NOS, and Level III consisted of a modified trade book accompanied by educative curriculum materials that were aimed at improving the teachers' views of NOS as well as supporting teaching about NOS. We used the Views of Nature of Science Questionnaire-form CE (VNOS-CE) preintervention and postintervention to determine changes in teachers' views of NOS and interviews preintervention and postintervention to determine changes in students' views. Audio recordings of read-aloud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changes in teaching practice, including the frequency and the quality (i.e., naïve or informed) of the NOS references in the discussions.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modified trade books and educative curriculum materials. We found that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developed more informed views of the targeted NOS aspec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that teachers addressed NOS more often, and in a more informed manner, when they had trade books that explicitly supported NOS instruction and educative curriculum materials that supported their learning about NOS. Furthermore, they perceived the intervention materials favorably. Teachers' views and practices were able to change in tandem because of the intervention materials that supported explicit NOS instruction. We highlight the need for more widespread development of similar educative curriculum materials.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得到国家的重视。195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科技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及研究队伍的职业化。在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科技史学者主要开展学科史和专题史的研究。1978年以来,科技史学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高校研究单元陆续成立,多种学术期刊问世,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国际化进程加快。同时,研究工作从古代延伸到近现代,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高校的科技史学科在不断调整,带来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序列的顶端,肩负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对实现国家战略、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大数据时代对我国研究生信息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发起挑战。[方法/过程] 文章综合运用情报学、传播学与高等教育学跨学科研究方法,以情报学视角论述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引入游戏化机制的必要性,随后对美国高校游戏化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展开探讨,通过对比研究获取信息有效传播路径及优势教育经验。[结果/结论] 最后基于情报学视角提出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游戏化策略,形成以"游戏设计服务需求、协同宣传与媒介推广、强化游戏馆员内生动力、优化游戏化学习体验"四位一体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针对学术期刊多属性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获取以及评价信息集结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差异驱动和GRA-TOPSIS法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过程]首先,利用基于拉开档次法的差异驱动原理来最大限度地体现各学术期刊之间的整体差异,并据此确定学术期刊的指标权重;然后,分别利用GRA法和TOPSIS法对评价信息进行综合集成,计算两种方法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值;最后,基于组合评价的思想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结合,以此确定学术期刊的最终评价值并排序。[结果/结论]选取"农业经济"类期刊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各学术期刊之间的实际差距,还能够同时从数据距离和数据几何形状上反映学术期刊的综合水平,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文从挑战、机遇和动力3个维度论述了"互联网+"思维对情报学产生的变革。首先介绍了"互联网+"的内涵,接着从基础理论、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3个层面归纳了"互联网+"思维为情报学带来的挑战。其次从信息分布规律、情报分析技术和情报服务模式三方面介绍了"互联网+"为情报学带来的机遇。最后总结了"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信息需求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情报学发展带来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一种新的不当引用行为——欺诈引用。【方法】 简述了参考文献中的各种不当引用问题,提出了欺诈引用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原因。【结果】 对欺诈引用进行了较完整的阐述,从外部客观环境、编辑、作者和读者等方面给出了防治欺诈引用的建议。【结论】 欺诈引用是新出现的一种参考文献不当引用现象,需要引起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笔者所在期刊组织专题/专刊(以下简称“重点号”)的工作模式,为高校医学学报实现规模化组稿提供参考。【方法】 比较《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2017年刊发的7个重点号中的约稿及同卷期自由来稿的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分析重点号的刊出效果。回顾重点号的组织过程,总结组稿模式,归纳要点,反思不足。【结果】 重点号约稿的篇均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分别是同卷期自由来稿的2.74倍和6.00倍,基本实现预期的约稿效果。《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建立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重点号组稿模式,主编和编委的办刊热情得到了有效激发,组稿达到较大规模,办刊进入良性循环。【结论】 建立的重点号组稿模式可以明显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高校医学学报可以通过主动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稿模式,突破办刊困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全媒体视野下我国科普期刊用户的互联网运营机制,为科普期刊全媒体转型提供可行策略。【方法】 运用案例研究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普期刊全媒体转型的现实问题入手,以用户生态化构建与运营视角,综合运用杠杆化与数据化思维手段,探索科普期刊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用户类别化运营机制。【结果】 全媒体视野下科普期刊用户运营应强调杠杆化思维、数据化思维和生态化思维,并将全媒体生态圈的用户细分为核心用户、活跃用户、典型用户和普通用户,依据用户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类别化运营,以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结论】 全媒体视域下科普期刊应建立用户驱动与运营意识,并对全媒体用户进行精细化管理与维护,激发用户能动性,助力科普期刊全媒体运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第三方代投医学科研论文的作者基本信息及论文特点,提出防范建议。【方法】 调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年10—12月779篇来稿的作者注册信息、用户名、密码等基本信息,并分析疑似代投论文的特点。【结果】 本研究发现165篇疑似代投论文,其中72篇来稿正文无作者及单位署名(无署名),93篇来稿正文有作者及单位署名(有署名)。疑似代投论文的注册邮箱、手机号和用户名、密码均有一定规律性;无署名论文注册信息特征性较强,论文质量不高,以临床研究为主,更易识别;有署名论文相对规范,以基础研究为主,存在基金标注不当现象。【结论】 第三方代投具有各自规律的注册信息特征及论文特点。建议医学期刊编辑加强论文初审,重视审核作者投稿信息,并要求作者投稿时提供相关研究真实性证明材料,同时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伦理教育和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