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开放策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分析了高校体育场地现行管理方式不足,提出高校体育场地应扩大向社会开放,提供公益性服务,以盘活闲置的体育资源,更好为全民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曹可强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2(4):7-9
通过对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制约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绩效的各种因素,包 括管理方式陈旧、缴纳税费过多、维修资金缺乏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经营、提高管理效率的多种经营方式,认 为各类公共体场馆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如委托经营方式、承包经营方式、租赁经营方式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体育市场进行了研究,将其划分为7类。在分析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为依据,提出开发我国体育市场的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5.
从上海市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透视其妇女体育的开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上海市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结果 认为,在上海市体育人口中,女性体育人口大大低于男性体育人口。在时制约妇女参加体育活动 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妇女体育人口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7.
8.
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可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24-2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即在尊重体育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努力促进区域内体育产业布局差别化、竞争层次化、组织集团化、政策一体化和环境市场化。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体育产业比较优势与布局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可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14-17,31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上海市体育产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即生产要素、经济水平、区位、市场及政策优势。提出布局模式:优先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和体育竞赛表演业;扶持体育场地服务业、体育经纪业和体育金融保险业的发展;限制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培训业和建筑业的发展等,形成合理的体育产业发展序列和结构。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