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0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354篇
科学研究   165篇
体育   5077篇
综合类   534篇
信息传播   21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78年   23篇
  1965年   18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37篇
  1962年   62篇
  1961年   43篇
  1960年   24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农村体育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必经之路。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基于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把握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的现实动因,分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中存在的均等化供给落实不到位、服务管理体制结构失衡、市场经济模式功能缺失、农民需求表达体系欠缺等现实问题。通过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型,确保治理公正平等、完善政府职能结构、促进机制融合发展、激发需求主体活力等方面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征与演变规律,是呈现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历史的需要,是推动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和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规模、专业定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教育专业经历了学习与移植、探索与挫折、混乱与恢复、开放与改革、提速与跨越、实践与创新的演变过程。表现出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目标由单一向多元发展、课程设置逐渐模块化和弹性化、选修课和实践课学时逐步增加、总学分缓慢降低、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等特征。这些演变是基于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历史缘由。当下,专业认证已全面铺开,坚持"一流专业"建设是培养卓越体育教师的根与本。  相似文献   
3.
中超联赛自2017赛季推出U23新政以来备受争议。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非合作博弈下,U23新政如何才能实现政策初衷?该文首次采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U23新政下足协与俱乐部的博弈均衡。研究表明:(1)足协推行新政的最优概率为俱乐部采取积极策略给足协带来的净收益与消极策略带来的净收益之比,实质上取决于俱乐部的遵从度。(2)在缺乏讨价还价权时,俱乐部对新政采取消极应对策略是为了减少净损失。俱乐部积极应对的最优概率为消极应对的净损失占其与积极应对的加成即期收益损失之和的比值,实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为激励俱乐部采取积极策略,应降低俱乐部消极应对策略的净收益或积极应对策略的加成即期收益。(3)提高U23新政有效性的治标之策是减少U23政策对中下游球队的冲击,实行有差别的U23政策;对U23球员上场时间低于均值的俱乐部,实行等额或超额递减分成机制。治本之策是培育一个可预期、可持续、可盈利的足球市场,俱乐部能够内生出建立百年基业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化足协的去行政化改革,使之向完全社团法人转型。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的视觉运动追踪能力是众多运动项目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也是近些年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关于视觉运动追踪的基本理论、研究范式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进行剖析,总结以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探讨视觉运动追踪研究对体育运动成绩的影响与启示,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借鉴,为运动员心理选材及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与策略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8,(12):1123-1125
在微课"热潮"席卷教育界的背景下,了解和检视微课应用于网球教学的研究现状,能够为网球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在梳理微课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给出了微课的明确定义,并呈现了目前微课整体研究的一般现状,着重评述了微课在网球教学中运用的现有研究,也指出了未来研究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和实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湖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现状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政策法规、财政支撑、功能定位、社会资源、效益评价、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创新模式,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模式提出优化政策,以此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社会的能力,以便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提供参考,促进湖北省群众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健身气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气舞是其在追求艺术美感方向上的最新尝试。该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对健身气功·气舞裁判规则、实践情况以及后续影响的分析为基础,以健身气功功法原理为根本,依次从健身气功·气舞的名称、功理和审美观三个层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显示:健身气功·气舞在名称序列上的不对应性和旨意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受众的理解;对健身气功功理诸如外在神态、练养结合等的疏忽会使"功"朝着"舞"的方向发展;健身气功·气舞中附加元素过多无助于审美移情的产生和固有境界的营造,目前其发展方式也与绿色简约审美观有所背离。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认知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身体认知观念,具身认知的思想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关于身体认知的研究开始朝向具身化方向转变。从人体运动场域的视角,探讨身体运动与身体认知具身性转向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研究认为,身体运动在身体认知与被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中介和调适作用,身体运动的方式可以映射出身体认知过程的具身性变化。身体运动可分为客观身体运动与现象身体运动两种类型,它们对身体认知的具身性转向起着不同的推动作用。身体运动特有的行为模式反映了身体认知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性,身体运动的限制作用体现在身体认知表征的特性与范围方面,身体运动的分派特征对身体认知转向中的构成性角色具有证实作用,身体运动的调适功能是身体认知与具身行动之间协调性存在的重要保障。在身体运动对身体认知具身性转向的解释方面,要求身体运动应在身体认知的具身性转向中保持主动,重视身体经验的投射功能,关注身体运动的物理属性与运动方式的决定性作用。将身体运动的相关研究融入到具身认知的范畴,形成完整而有序的研究范式,将有助于解决身体认知研究领域中出现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学前教育中,舞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更多的是注重舞蹈的创造编排,而忽略了学习舞蹈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将对学前教育舞蹈理论课程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我国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理论课程教学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是体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重要路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演绎法等,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内涵进行了阐释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践行诉求。体育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的教育价值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场域,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广泛存在于学校体育的育人全程,使体育课程的“育体”价值和“立德”功能完整的展现在学校体育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之中。通过构建保障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群,划分体育课程思政践行主体担负的课程责任与要求,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设计的系统性和有序性,筛选和重组体育课程资源,形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有效检视制度和督导方式,可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讨提供学理导向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