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327篇
科学研究   206篇
体育   124篇
综合类   60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relation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that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threshold concepts have generated substantial interest in higher education. They have been described as ‘portals’ that lead to a transformed way of understanding or thinking, enabling learners to progress, and have been enthusiastically adopted to inform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curriculum design. A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has critiqued the relevance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threshold concept theory and identified threshold concepts relevant to specific disciplines. More recent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how students cross these thresholds and provided measures of the successful acquisition of threshold concepts. This literature synthesis critiques existing evidence on threshold crossing and acquisition to provide a succinct and informative overview of the outcomes to date. Key questions relevant to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investigating whether students acquire the threshold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their teaching, arose from the literature synthesis. These were: whether or not threshold crossing can be measured; how variation in student learning can be addressed during measurement; tools that can be used for measuring threshold crossing; whether the way units or concepts are taught should alter prior to measurement, and the challenges and limitations of measuring threshold crossing.  相似文献   
2.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heart rate (HR)-derived parameters are accurate performance predictors in endurance recreational runners. One hundred thirty recreational athletes completed an incremental running test (4´running + 1´rest). After each stage, we recorded HR, % of maximum HR (%HRmax), and blood lactate. We also assessed HR after each recovery period, and calculated lactate and HR recovery thresholds and HR deflection point. We tested these parameters for associations with running performance, as measured by peak treadmill speed (PTS) and personal best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 (IAAF) score. The %HRmax at 14.5 km·h?1 correlated with PTS (r = ?0.92), and IAAF score (rho = ?0.80). The magnitudes of the correlations of lactate-related parameters with PTS (|r| = 0.84 to 0.86) or IAAF score (|rho| = 0.70 to 0.77) in absolute values were slightly lower. The correlations detected between other HR-derived parameters and running performance were weaker (|r or rho| = 0.24 to 0.70). Regression models identified %HRmax at 14.5 km·h?1 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both PTS (β = ?0.72) and IAAF score (β = ?0.72). Consequently, tests based on %HRmax may provide a non-invasive and inexpensive alternate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athletes.  相似文献   
3.
李宇  王佳  毛培培 《科研管理》2018,39(8):1-10
有利于产业创新升级的企业成长模式一直是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将我国产业创新升级普遍存在的低产业化、大而不强和传统产业升级抽象为企业规模阈值问题,并通过对三种规模阈值的突破引入和界定了企业规模质量的概念范畴。以此为基础并结合文献分析法,本文提出构成企业规模质量的R&D投入、非R&D投入和知识能量3个维度及11个能力要素,通过预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实证检验了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得出了有助于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企业规模质量量表工具。在量表工具下本文提出了针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基于图像处理的工件轮廓检测技术的流程及算法,通过图像滤波、图像增强、阈值分割、边缘检测、边缘定位和参数测量及拟合等一系列算法,可以测出被检测工件是否符合要求及其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5.
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从1995到2003年的面板数据定量地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用专利申请量来表征)作用的影响.结论认为:FDI对于中国的技术创新会发挥积极的影响,但前提是要跨越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FDI对我国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量影响程度最大,而对发明专利申请量影响最小,对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量影响次之;另外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FDI对东部地区专利申请量的影响要强于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而FDI对于西部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侯建  王刚  陈建成 《科研管理》2020,41(3):91-100
针对开放式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融合下工业绿色增长路径及动力来源多元化特征,基于中国工业2009-2015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工业绿色增长结构,并采用改进的动态门槛回归模型,从地区知识积累视角系统探究外部知识源化路径驱动工业绿色增长机制的知识积累动态门槛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增长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异质性显著;总体上,外部知识源化对工业绿色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但其存在显著的知识积累异质门槛特征:知识积累一旦突破了临界规模,外部知识源化路径驱动工业绿色增长的正向效应则呈现减弱,且知识积累门槛时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系统构建中国区域绿色发展转型指标体系将人力资本异质门槛纳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转型框架,考察不同区域人力资本门槛下创新活力对绿色发展转型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前区域绿色发展转型并没有实现,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且区域异质性显著,创新活力对于区域绿色发展转型的作用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异质门槛效应,较低水平的人力资本并不利于促使区域创新活力驱动绿色发展转型,而随着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提高并突破"临界点",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强区域创新活力的驱动效应,进而推动区域绿色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8.
教学临界阈研究是探究和揭示教学有效性内在本质及其规律的关键,是我们对有效教学问题从外条件研究到内问题探讨的转折点。这些内问题的探讨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有效学习量究竟是多少才能引起学习临界点的出现,影响教学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教学临界阈的产生能否促使学习者知而达智、行而致能。超额学习、掌握学习、语言输入理论、结构方程模式等成果为教学临界阈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人类工效学、知识生态学和博弈论更是为教学临界阈研究提供了多元视角。时间、空间、群体和影响程度等质变临界阈的存在意味着教学临界阈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思路,而具体内容学习变化的曲线则是判断教学临界阈的基本依据。通过变量干预而改变教学临界状态是研究有效教学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新兴和成熟产业中企业对学研方行为的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对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实现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体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针对基于产业背景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的不足,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比较分析两类产业中企业间随机两两配对与学研方开展合作RD的博弈过程,并采用Netlogo仿真软件对理论命题赋予相应的参数数值逐一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何种产业,产学研合作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并与合作成本呈负相关而与市场风险因子、合作收益呈正相关关系,在两类产业技术水平一定、合作创新收益相当的情况下,成熟产业中的企业更容易与学研机构开展合作。最后提出了改进新兴产业产学研合作现状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30个省际面板数据验证存在"资源诅咒"的同时,从制度质量和技术创新挤出效应的角度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并对门槛变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显著的存在基于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单门槛效应,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改善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2)资源依赖度是产生诅咒的关键,丰裕的资源虽然和经济增长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其对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影响是负相关的,资源开发对技术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另外实证结果还显示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但是缺乏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