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77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51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莱辛在《拉奥孔》一文中指出了诗和画属于不同媒介艺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它们作为使用不同媒介传播符号的艺术样式,如何通过自己媒介符号的"不擅长性"来延缓"阅读时间",制造阅读动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怎样利用半导体图形符号中的箭头指向,识别半导体器件的类型以及怎样初步判断晶体三极管在电子线路中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3.
论信息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有关信息载体的几个问题,即信息与信息载体的进化;符号信息载体的特征;信息载体的层次划分;信息不是物理的而信息载体才是物理的。  相似文献   
4.
人类生活的经验世界是一个充满民俗象征符号的世界.民俗符号的基本要素以及由此组成的形式多样的符号系统是构成民俗事象的内核.本文着眼于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习俗,结合民俗符号的相关理论,解构饮食民俗的构成与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语助词”是传统的语法概念,形成于对先秦经传注释的语法研究中,并为古今学者广为使用。然而,“语助词”这一提法似欠准确,其原因有二:一是“语助词”概念是传统“辞”、“语助”、“语辞”等语法概念误解的产物;二是“语助” 不是词,故不能称为“语助词”,而应该将其称之为语言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语音符号。  相似文献   
6.
苏州园林大到总体设计,小到一窗一砖一瓦上的图案,尽管形态各异,却不约而同地体现着象征美。从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建筑象征、植物象征、动物象征、器物象征、符号象征、颜色象征、数的象征等园林象征美的探索,可以看到文人士大夫和平民百姓的审美情怀与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7.
秋分,核心符号为月神崇拜,具有丰收、收获寓意,民俗认同基础深厚。中国农民丰收节设在每年的秋分,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为强化节日效应,增进民俗认同,有必要构建中国农民丰收节符号体系,其可行路径为:精心设计一套全国性的节日仪式,深入挖掘、提炼各地秋分习俗、符号,整合、利用各种丰收符号,全面宣传推介节日习俗、符号,认真落实“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办节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8.
《克洛德·格》叙述了贫穷的克洛德通过自我牺牲完成对国家监狱体系和法律制度体系认知的故事。我们用美国新修辞学家博克的“认同”说理论来解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克洛德的自我牺牲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认同,是一个对人的生存状况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其象征意义是久远的。这实际上也是雨果对人的社会生存环境所作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总结了格状编码调制(TCM)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最小TCM好码的搜索方法,然后在MATLAB平台上用Monte Carlo方法仿真比较了经过TCM编码的32—CR、128—CR系统和未经编码的16QAM、64QAM系统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TCM和自适应均衡联合使用,能使系统的误码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后,魏源开创性地提出了了解外国情况、学习外国长技、引进外国人才、走出国门求师,以及坚持和发展对外贸易以富国强兵的主张。这些主张大体构成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纲领。尽管魏源为捍卫儒学和佛教而排斥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并有殃及西学之嫌,但他的开放观无疑标志着中国的思想文化从清朝中古式的封闭向近代式的开放迈出了极其宝贵的一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