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法,对武术文化中的神秘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在武术中一直存在的神化、神话现象并不能作为拳种、门派起源的历史佐证,应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分析其历史、社会、政治背景及其在团结组织成员时发挥的社会心理作用。总结了武术神秘性的表现方式,包括习练方式、传承方式、招式功法、对深藏不露的宣传、对名山大川的借助及对超能力的追求等。指出,武术神秘性与对武术文化研究不足有关,神秘性也作为武术传播断裂的弥补手段而存在;武术神秘性包括模糊性处理和物理性处理两种方式。进而分析了武术神秘性的祛魅与附魅问题,以及梦与武术神话、神化问题。认为存在文化真实的武术神话,同时应警惕虚假的武术神话。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新冠疫情期间太极拳、八段锦等民族传统体育对医患双方的身体康健和精神免疫为切入点,阐释民族传统体育在“国之大事”之际的“为民情怀”,及其表现出的至高的生命尊重。在此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价值、人文精神、现代化发展进行反思。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应利用好发展契机,积极承担和主导学术话语的建构;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载体作用,以“世界性”的抱负,承担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战略使命;扎根民间,立足中国,坚持中西结合、人文与科学结合。  相似文献   
3.
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勃兴使人们开始了视觉文化转向,以此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当代社会中国武术发展的实际,指出竞技武术是视觉文化转向的产物。研究认为,大众文化的视觉审美特征使竞技武术一开始就走向了表演性的审美趋向;大众文化的勃兴使武术出现了"类像"现象,消解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二者之间的等级次序;大众文化审美化生存中的武术发展也造成了人文思考缺失。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严复思想的视角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分析。研究认为:严复对西方文化的深刻透视使其在对待传统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中西、体用"论争,对当代中国武术的内部争论有着启示意义;同时严复思想局限于时代背景,其所倡导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当代武术发展需要警惕的;最后,从严复所提炼的翻译学"三字经"中,可以总结出中国武术传播的三字经。  相似文献   
5.
央视体育频道的"武林大会"于3月6日晚首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原来武术也可以这样来比赛。看惯了以西方竞技模式为主的各类比赛,厌倦了高、难、新、美的叠加重复,也许是审美疲劳的缘故,倒是古朴简单的传统武术比赛看过来一道清新的风景;也许是见多了浓妆艳抹的摩登女郎,偶尔一瞥江南水乡的俊秀村姑,会觉得美也可以这样的无须修饰。金庸小说里形容最漂亮的女子没有华丽的修饰语言,只是一句"原来美可以这般的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录像分析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自身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竞技武术套路"难、美、韵、新"的基本规律,以期为竞技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与其他学科口述史研究的普及相比,体育学研究的口述史应用滞后近20年,体育学研究中的口述史规范尚未形成,研究对象尚未深入底层。对口述史学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实践进行分析认为:体育学中的口述史学资料极丰富,在加强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生命史研究的同时,应重视体育学口述资料的采集,引领体育学术研究范式的创新与研究方法的规范;体育学研究中的访谈录、回忆录不能称之为口述史学,但此类访谈录、回忆录式材料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口述史学勃兴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摘要: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廓清长期以来关于武术技击的争议问题。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技击神话、技击乌托邦、技击现实、技击辩护、技击伦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从民国期间的两次“国考”到现代的央视体育频道“武林大会”的技击实践来看,人们对传统武术的技击一直存在着理想化倾向,从而无法认识和承认自身;中国武术技击并非一味取巧,也有“什么都要练”的“泛和谐主义”;从文化三层次出发的武术文化分层来看,武术文化的核心从属于中国文化的核心,技击乃是武术技术层面的核心内容,因此,以技击作为武术的本质来界定与域外武技比较中的“我优他劣”并不合适;人们对技击欲望的无限追逐以及缺乏同步的德性训练,无法成为“有节制的人”,造成了对身体的损害;生存是武术的技击伦理,比试只是手段;囿于自身的想象,人们对待中国武术的技击观念难以超越自身所知,从而无法形“真正的自由意见”;当前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关注武术融合的过程和趋势,而不是一劳永逸的给出一个武术的确凿定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视觉的观看功能切入,对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认为在人类视觉的特定"视框"中,由"现实的看"师从于动物的攻击而形成武术的搏斗形式;由"表征的看"使武术具备了对动物"形"和"意"的模仿而进入套路系统;继而人们把目光转向大自然,以全新的视角超越了对动物"形"和"意"的模仿,用自然规律来指导武术的创造,从而使武术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现代社会,人们开始转向对武术纯美的艺术价值追逐;最后对未来武术的发展做出了探索,认为未来武术以游戏性和虚拟性为特点。基于范式的概念,把武术的发展分为原始视觉范式、古典视觉范式、现代视觉范式和后现代视觉范式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传统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传统是特定时期的一种观念和信仰,具有不完美和追求完美的特性;传统并非与时尚无缘,中国武术传统的转型要有创新意识.认为竞技武术是现阶段中国武术传统转型中的一种新传统,是一种先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