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为了探讨太极拳的身心调控作用,采用三个实验,通过分析演练太极拳(整体的调身)、实施太极拳式呼吸调控(调息)以及太极拳式自我调节放松(调心)前后的脑波变化、状态性焦虑特征,论证太极拳身心调控作用。实验一表明太极拳熟练者的α1、α2节律含有率均显著高于初学者,且熟练者的状态性焦虑显示持续性下降。实验二表明,实施太极拳式呼吸前后脑波均处于α2节律的优势状态。实验三表明,太极拳的意念调节放松后头部顶叶以及枕叶的α2节律含有量明显高于放松前,且肌电积分值明显减少。三个实验结果均显示在太极拳身心调控后状态性焦虑降低,脑波α2节律优势的现象,表明从脑波学初步证明太极拳的身心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促进中枢神经与外周本体 感觉的心理生理学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太极拳常用的基本姿势进行自我控制,试图探讨太极拳运动是否具有对中枢神经与外周本体感觉的促进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自然姿势相比,当控制为放松姿势时肌肉张力明显减少,静止性伸张性收缩姿势时显著增加。同时两方都表现出Pz和Oz部位脑波α1节律的含有量比自然姿势时明显减少,α2节律的含有量则明显增加。根据自我控制的运动神经生理学理论以及心身疗法原理,通过实施太极拳加强对身体的自我控制,能促进和易化中枢神经与外周感觉机能,同时作为一种心身运动疗法也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参加太极拳运动前后的脑波和STAI心理问卷.对参加太极拳运动前后的焦虑心理变化进行解释及论证。结果表明:在太极拳练习结束和恢复时,两组均表现出状态性焦虑显著降低(P〈0.01).且两组的变化模式不一样(P〈0.01)。显示出太极拳练习后,脑波节律差异有显著性。对脑波和状态性焦虑进行了相关比较,高焦虑组的α1、α2、β1节律,在两备件下均与状态性焦虑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尤其β1,波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风节律在练习结束时,却与状态性焦虑成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但低焦虑组则表现相关较低。由此推断,高焦虑组的被试者在太极拳练习结束以及恢复时,随着α1、α2、β1。节律的增加,处于适度的觉醒状态,高焦虑者得以情绪安定、心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向低焦虑状态转化。低焦虑组被试者,原本就处于较低焦虑水平状态,通过太极拳运动焦虑状态几乎降至最低水平,而且不易受到外在条件、应激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静  黄勇  王国谱 《体育科研》2009,30(3):79-82
以参加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的195名优秀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SCL-90问卷调查,发现优秀武术运动员各项因子分值大于3的仅占2%~9%;9个因子得分优秀男运动员低于优秀女运动员(P〈0.05);C组(普通高校武术特长生)和B组(体工队退役队员)运动员对文化知识的迫切度高于A组(体工队现役队员)武术运动员。优秀武术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文化层次有关,建议在训练中根据运动员性别进行心理调整,并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