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着重对武术中介的内涵、形式、市场功能及其活动内容作了阐述,提出发展武术中介是武术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摘要:太极拳风靡海内外,但是近年来有报告对其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分析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证实太极拳安全性。检索MEDLINE/PubMed,EBSCO host和the 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到2016年2月的文献。纳入标准:1)随机对照试验;2)两组平行;3)太极拳是核心干预;4)详细报告不良反应。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表评估纳入文献质量。研究结果:最终24项研究(26篇文献;2003-2016年;共1794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12项研究报告了完整的随机序列生成和分配隐藏。太极拳与运动或非运动干预相比,严重、一般、干预引发的不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与非运动干预相比,包含不良反应监测预案的研究与未提及的研究在一般不良反应发生数量上有显著差异(RD=0.05,95%CI:0.00,0.10;P= 0.05)。对于心脏病人来说,太极拳干预与非运动干预相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数量存在显著差异(RD=-0.11,95% CI:-0.20, -0.03;P= 0.01)。研究结论:在随机对照实验中,太极拳干预与其他运动或非运动干预相比是安全的,特别是适合心脏病人练习。希望今后的研究采用更严谨的研究方法,纳入足够的样本量,报告高质量的不良反应数据,这样才能更好地总结归纳评价太极拳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从文化阐释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以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内地出现的一段近十年的“武术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回溯,解读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解释武术热产生的文化根源。研究认为:在“武术热”的文化空间中,武术以“侠”的符号被人们消费,并作为“对自我价值肯定以及自我超越”的信仰潜藏于人的心理空间,而“武术热”又最终体现为社会变迁的反应和社会心理诉求的回应。基于对“武术热”的文化阐释,认为当下武术的发展应:重拾武勇豪情,重塑尚武精神;深化武术教育,回归打练结合;顺应社会变革,适应个体需要;传承武术文化,重建民族主体。重点揭示作为符号文本的武术在武术热中的象征意义,以及武术热中所反映的社会变迁和社会心理诉求,并最终基于对武术热的文化考察观照现实,为当今武术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阎彬 《武当》2010,(4):9-10
总歌:“两手叉指托天举,气透三焦好调理;骑马弯弓增臂力,扩胸伸肱强呼吸。托天踏地对抻劲,脾胃健旺单臂举;扭头向后左右瞧,五劳七伤化为尘。臀摇沿脊至头顶,心火不生保康宁;上仰前俯七颠簸,功须九次永无病。紧握拳力向前冲,咬牙怒目除百疾;折腰前俯把足攀,防漏固元腰肾健。”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大多数小学已经开设了小学信息技术课,但在教学方法上,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认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上要做一些理性思考:从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46、右吊马左冲拳左腿前落,随即右腿提起,变成右吊马;左拳向前冲出,位高同胸,拳心向下,拳面向前,肘节伸开;右拳收至右胸(图46)。47、正蹲马双冲拳右腿向前落地,随即左腿盖进一步,左拳回收;然后向右转身,变成正蹲马,同时双拳向左右冲出,  相似文献   
7.
阎彬 《武当》2010,(5):11-12
四、扭头转瞧歌诀:扭头向后左右瞧,五劳七伤化为尘。练法:两脚并步而立,两手置于背后,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腕,贴于命门穴处。挺胸收腹,两目平视前方(如图29所示)。  相似文献   
8.
乡土武术传承实践的历程反思及其现代化转型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乡土武术是植根于乡土中国或传统社会的文化样态,是没有进行现代化转型或正处在现代化转型中的传统武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在现代化转型中遭遇困顿的乡土武术的传承实践进行了反思,对其当下的生存价值进行了寻绎,以及对其现代化转型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为乡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乡土武术的传承离不开国家元场域的影响以及传承人的核心主导,师徒传承应为主轴,师生传承应为主力,技术体系应创新,门户认同应强化;乡土武术的保护与传承体现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它是地方文化的象征与标签,是现代教育体系中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其作为民俗活动的复归,是推动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行途径,同时它还是开展武术研究的新田野;乡土武术在当下的文化传承应推动传承人的职业化,建立和强化政府主导的制度保障,继续推进拳术进校园,重拾和加固门户的集体记忆,以创新发展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和谐关系等诸多功能,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丰富民族精神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国门慢慢向世界打开,中华武术以其浓郁的民族性、观赏性和健身功能获得人们的青睐,尤其是电影《少林寺》的热映,一股以少林拳为代表的中华武术热迅速席...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在对当前“体教结合”几种主要形式进行梳理和对比的基础上,对“省队校办”的概念进行了理论解读,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当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省队校办是“体教结合”的一种新形式,有利于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实现双赢,但是还存在目标定位不明确等问题,特别是学训矛盾依然没能从根本上的到解决.竞技体育从以“冠军”为本位向以“人”为本位进行思想转变,或许才是解决我国体教脱离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困境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