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是判断在冰上曲棍球比赛和训练中牙齿和上颌面损伤的发生率、原因、性质及评估防御面具的作用。收集了1991~1992年间芬兰冰上曲棍球运动中发生的牙齿和上颌面损伤的资料。这些资料均来自这几年已被保险公司报道的冰上曲棍球运动员的损伤情况。其中包括479例在冰上曲棍球运动中损伤的队员.他们受到650种不形式的损伤。最常见的牙齿损伤是简单的牙冠骨折,它几乎占上颌面和牙齿受伤病列数的43.5%,所有这些简单牙冠骨折.大约70%是在比赛中由棍球棒致伤的人数大约是训练中的3倍。在受伤人数中只有10%的受伤戴了一些有保护性的护具。可以认为,在冰上曲棍球比赛中硬性使用护齿、面部护具或加紧实施一些保护规则是可以减少牙齿和上颌面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比较三个不同年龄段定量负荷状态下机体能量消耗与物质代谢特征,找到合适的能量代谢与物质消耗强度,来指导科学的锻炼.方法:抽取42名男性完成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三个阶段,并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测试.其他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CHO%(碳水化合物消耗率)和FAT%(脂肪消耗率).结果:随着负荷量的增加,三个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碳水化合物消耗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而脂肪消耗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在安静状态下,20~29岁人群与30~39岁人群的碳水化合物消耗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安静状态下,20~29岁人群与30~39岁人群40~49岁人群的脂肪消耗率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负荷量达到50W,20~29岁人群,与40~49岁人群的脂肪消耗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碳水化合物的消耗率及脂肪的消耗率跟负荷量息息相关,随着负荷量的增加,20~29岁,30~39岁,40~49岁三个年龄段人群的碳水化合物消耗率都稳步上升,在150W、200W达到最大碳水化合物消耗率,脂肪消耗率却逐步下降,在150W降至最低值,在安静状态到50W的负荷状态下进行运动可消耗较多脂肪.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递增负荷功率不同运动方式下,机体能量代谢及底物消耗的特征及差异.方法:利用递增负荷方案对60名女性进行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结果:在递增负荷功率的自行车运动中:(1)随着负荷的递增,糖消耗供能及供能百分比逐渐增大,脂肪消耗量及供能逐渐减少;(2) 20-29岁女性与40-49岁、50-59岁女性脂肪消耗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25W负荷时,30-39岁女性与40-40岁女性脂肪消耗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50W和75W负荷时,40-49岁女性与20-29岁、50-59岁女性脂肪消耗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在安静状态下,20-29岁女性与40-49岁、50-59岁女性碳水化合物消耗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25W负荷时,30-39岁女性与40-40岁女性碳水化合物消耗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在50W和75W负荷时,40-49岁女性与20-29岁、50-59岁女性碳水化合物消耗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在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中: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脂肪消耗率下降越来越快,对碳水化合物的消耗率及补充速度越来越快.20-29岁女性与30-39岁女性的脂肪消耗量与碳水化合物消耗量整体趋势好于40-49岁女性和50-59岁女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了在校女大学生的体脂百分比和体重的数据,采取了荟萃分析法(也就是Meta分析法)来对健美操干预会对于其身体成分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行探讨,通过多次的研究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从体重方面看,健美操干预对女大学生的体重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效应量的平均值为-4.35,置信区间为(-5.25,-3.45),可以看做是高等效应,对体脂百分比的影响较小,其效应量的平均值为-0.35,置信区间为(-0.64,-0.06),属于中等效应.本文主要是研究探讨健美操干预对于当代大学生控制体重、降低体脂,健康生活的积极作用和运用meta分析法对于这方面研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定量负荷状态下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研究生呼吸机能的各项指标,旨在得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不参加体育锻炼之间的差距.倡导女研究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方法:通过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研究生各20名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记录各级负荷的摄氧量(V02)、二氧化碳输出量(VC02)、潮气量(VT)、呼吸频率(Rf)、通气量(VE)及呼吸商(RQ).结果:在递增负荷运动中,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研究生呼吸机能指标 摄氧量(V02)、二氧化碳输出量(VC02)、潮气量(VT)、呼吸频率(Rf)、通气量(VE)和呼吸商(RQ)均存在差异.结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专业女研究生呼吸技能的各项指标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非体育专业女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随年龄变化特点,及其与体力活动水平的关系。方法:对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的20~69岁健康女性405名,放免法测试血清雌二醇(E2)、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采用日本UNEX高分辨率超声血管内皮功能分析仪,测试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相关指标;同时,评估40岁以上女性体力活动水平。结果:随年龄增长,肱动脉内径基线值和血流介导的舒张后内径均增加(P<0.05),尤其40岁以后出现显著增长;60岁以上女性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显著降低(P<0.05),阻断血流再恢复血供时达到最大血流的时间缩短,最大血流速度增大(P<0.05);40岁以上各组血清E2、DHEAS水平下降(P<0.05);与体力活动缺乏或较低组相比,体力活动水平中等或较高者最大血流速度较低(8.13±4.32vs 9.23±5.51m/s,P<0.05);与从不锻炼和偶尔锻炼者相比,经常锻炼者血清E2水平、肱动脉内径基线值和血流介导的舒张后内径均较高(P<0.05)。结论:血管内径基线值的变化在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具有预警意义,当血管最大舒张能力与基线值的变化不相适应时,出现血管功能障碍;60岁以上女性血管内皮功能出现显著退化,可能与其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雌激素(E2)可能介导随年龄增长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以及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通成年人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时心血管机能变化特征及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有无运动习惯对其的影响。方法:266名20~59岁的普通成年人为对象,测试运动至"力竭"时心率、血压等指标,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逐级递增负荷状态下血管机能的变化,同时分析了不同BMI、有无运动习惯对心血管机能变化的影响。结果:男性力竭时的收缩压上升较同年龄段女性高,超过200mmHg者占14.2%;男女受试者中舒张压超过110 mmHg者占4.5%;脉压差超过100 mmHg占总人数的22.2%,在男性受试者占到男性总人数的1/3以上。在相同负荷下,肥胖人群心血管机能指标的上升幅度比正常者大;有运动习惯者的血管机能指标上升幅度比无运动习惯者小。结论:在运动终止时不同年龄段人群脉压差的值均发生较大的变化,且其是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运动负荷试验中应该密切观察它的变化;BMI≥28者在运动试验中血压变化较正常者明显;有运动习惯者心血管系统对于运动刺激会形成能量节省化的状态,对运动负荷的反应小于无运动者,因此不能单独以运动时间或负荷强度而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8.
运用实验测试法测定北京市40-59岁普食者与素食者安静时的身体形态指标、BMI、肺活量、心率、血压等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安静时普食者与素食者的身高、BMI、腰臀比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普食者与素食者男性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有显著性差异,素食者均比普食者低;普食者与素食者女性的台阶指数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且素食者比普食者的低;普食者与素食者在握力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普食者比素食者大。建议:加强普食者与素食者在营养和卫生保健知识方面的普及;加大他们对科学健身的认识及合理膳食的搭配。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中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综述近年来有关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新进展。有关中枢性疲劳,着重介绍r-氨基丁酸、多巴胺、5-羟色胺等中枢神经递质与疲劳的关系及机制。有关外周疲劳机制,分别介绍神经肌肉接头至骨骼肌收缩蛋白等发生疲劳的部位。着重介绍疲劳的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即神经激素免疫调控系统。这些研究表明疲劳产生机制的生理生化研究水平已进入亚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过度训练对大鼠胃肠道组织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过度训练大鼠胃肠道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建立大鼠过度训练模型并应用形态学方法、图像分析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过度训练大鼠胃肠粘膜的形态结构、组织M DA含量和血液激素的变化。结果:过度训练可造成胃肠粘膜微观结构发生改变;胃肠组织M DA含量显著增高,并且在运动应激后恢复缓慢;可引起GA S和GLU分泌紊乱。结论:过度训练可造成大鼠胃肠粘膜损伤,导致消化系统出现病理性征候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