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432篇
综合类   8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是我国本土文化,在我国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同时,散打也属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加之散打有较好的观赏性,自1979年开始正式试点以后,散打发展的越来越好,更是在2000年以后达到巅峰时期。然而最近几年散打的发展趋于平静,遇上了一定程度的瓶颈期。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改革开放后散打的传播途径及发展趋势,预测散打未来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发展趋势,总结更多的针对性策略帮助散打的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社会控制理论的方法探析先秦射礼的社会治理行为,认为:基于权威关系、核心利益以及情感号召基础上的强制、交换、动员等社会控制要素,在从大射仪到乡射礼的社会治理路径上存在着不同的分配与行使机制。"君与"的大射仪通过意识形态的施压、推行"知识体系"和树立"模范"标杆为强制手段,以"身份"和"资本"交换贵族的"中"与"忠",结合内在动机的激励式动员,达成了表彰"国家意志"的准集权式强制型治理形态;而"君不与"后的乡射礼则是立足政策规范,以"兴贤能"的号召、塑造"社会背景"以及引导自我操控等动员形式为举措,辅之以"禄仕"和"射义"作为民众"道德"与"君子"的回馈而实现的体现"地方行动"的分权式动员型治理风格。从"国家意志"到"地方行动",先秦射礼践行了一种准集权式的强制型与分权式的动员型治理共生共存的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民俗学视角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进行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武术元素的重要动因,其逻辑形式表现为礼法约束下由“文斗”到“武斗”的递进,“文斗”体现兵法谋略智慧,武术是“武斗”的主要支撑力量。“斗秧歌”受到礼法约束,以强化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并施思想。剖析其民俗语境发现,“斗秧歌”是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也是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武术与“斗秧歌”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显示武术与民俗活动深厚的历史渊源及武术具有的多元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4.
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基于中西方文化冲突下的文化自觉而产生与发展,受政治、教育、文化等因素影响,引进西方自然主义体育,推崇本土国粹武术,注重军事训练,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培育师资和沟通中西方体育的办学目的,形成了完整的学校行政组织,以及课程设置、师资聘用、学生管理等制度,并通过访问和比赛提升社会影响力。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启示体现为:学校武术教育应坚守社会责任担当,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强化武术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规避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依附和模仿;推行多元教育形式联动机制,维系武术教化的过程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城市特色,确定了创建国际体育城市的评价指标内容,共包含6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61项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涵盖体育观念与文化传播、时尚休闲体育、职业体育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育设施建设与场地开放、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等六个方面。旨在通过该评价指标的确定,引领城市发展规划和基础建设,促进上海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创建独具上海特色的国际体育城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在简要回顾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得出地域武术面临着地域数量“有限性”、空间边界“稳定性”、文本表达趋同性、研究方法滞后性等现实困境,造成了对地域武术浅层叙事和诸多曲解现状.突破现实困境需要我们具有地域空间重绘、地域纵向横向比较、交叉学科成果借鉴、多元方法引入等综合意识,形成动态地域武术观.  相似文献   
7.
武术的文化研究伴随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再次成为了武术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于武术文化的探讨,应该与其技术结合,方具实践力量,这至少是坐实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此,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术中最为常见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5种步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武术之攻防属性,在其5种步型中有着多方面表现;武术步型的现实效能,乃通过增强功力间接服务于技击的需要,且具有多元功能诉求,而不像其他武技项目那般步型创造服务于技击目的的纯粹性;武术步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学意义,它对于整个武术文化体系的构建,有着鲜为人知的基因密码,正是得益于这一基因密码的无量限"转译"和"表达",方令武术于日积月累之中,建筑起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大厦"。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德国、日本、英国3个发达国家体育社团的发展历程、法律环境及运行监督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达国家体育社团发展具有法律体系完善、机构稳定、独立自主经营与管理等特征。结合国情提出我国体育社团发展建议:政府应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支持,处理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机制保障体育社团的合理、合法运营,积极倡导志愿精神并培育与发展志愿者。  相似文献   
9.
以"象思维"理论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等谈讨太极拳心法的概念、构建模式、构成要素、原理作用以及运用要点,从而挖掘太极拳心理修炼的内涵及方法。主要结论:作为内家拳之一的太极拳,尤其讲究"心法"的运用,形成了独特的心理训练方法体系;心法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心法的构建模式是"意念造型";主要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太极拳心法的原理是"象思维"理论,运用要点是"得意忘形""以意导势""把握分寸"。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上海复兴高级中学高三两个武术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这两个组用一般教学法和攻防含义教学法进行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进行兴趣意向、动作掌握程度、考核成绩的对比,结果发现用攻防含义教学法教学的实验组的教学效果要比用一般教学法的对照组更好,更适合于现在的太极拳教学,使学生看到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全貌,继续改进攻防含义教学法,使之更加成熟完善,以进一步提高太极拳套路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