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5篇
  免费   154篇
教育   444篇
科学研究   8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438篇
综合类   59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国竞技体育国际角色转变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未来国际角色定位是要成为负责任的大国,这种新的国际角色客观上引发了竞技体育国际角色的转换,同时对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理念、目标和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要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指出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思路应该为继续保持并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推进体育产业发展、追赶科技创新、加快融入国际体育社会和世界体育体系、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竞技体育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文献调查和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竞技体育全球化与中国竞技体育现代化的关系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既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密不可分,又最易为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所接受.鉴于此,体育的全球化趋势来势迅猛;中国竞技体育只有融人体育全球化,才能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同时,如果离开了中国,体育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竞技体育的发展注定被纳入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及其实践过程中;中国竞技体育融人体育全球化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为:以参与国际赛事为载体、两者双向互动、从主要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到回归促进人类和平和谐发展的本质规定;警惕体育全球化带来的负效应、处理好体育全球化与竞技文化多样化的关系(尤其在"竞技体育的全球化决不能等同于竞技体育的西方化"方面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国际性体育组织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结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生源不足、后备人才交流太少、教练员科研水平待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高、教体结合不力和学训矛盾突出.建议:树立可持续发展人才观;在三级训练体制基础上,构建运动训练多元发展新体系;以大中小学为主阵地,加大教体结合力度,形成"教体结合"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每一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状况、政策方针等方面,运用普及与提高理论对建国60年来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演变历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注重普及、由普及转向提高、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三个时期。并从政府部门重视、社会大环境、国民经济收入水平、奥运后民众体育意识变化等方面出发,论证了后奥运我国群众体育主旋律发展的必然及后奥运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子》战术思想在竞技体育中运用的整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战术思想在体育竞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惟有从整体上理解孙子的战术思想体系,才能真正领悟其精髓,把握其在竞技体育中运用的整体思路:立足先胜,活化攻守;因形造势,正合奇胜;避实击虚,示形动敌;致人而不致于人。  相似文献   
6.
全国体育系统教练员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2012年奥运会,为了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规划的制定以及促进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全国体育系统教练员29 317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教练员总量基本满足竞技体育需要,结构趋于合理,教练员的学历层次、整体素质与能力有较大提高,人才地域分布呈现东强西弱态势。目前我国教练员职业尚未建立起系统、规范的职业资格制度。伴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全球化,我国体育界也引进了大批优秀的外籍教练员人才。  相似文献   
7.
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越来越离不开技术。人对技术的过分依赖促使技术异化的加剧,物本主义和人的异化是技术异化的本源。竞技体育中人的道德伦理、主体地位、公平竞争的丧失,引起人们对竞技体育中人性的种种困惑。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符合社会文化需求是竞技体育人性回归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8.
应用文献、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建国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竞群关系"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我国"竞群关系"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从"提高普及"到"相对独立"再到"相互补充"的逻辑演变,这一演变实质上是体育管理由政府选择向社会选择转型的一种折射.为我国"竞群关系"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举国体制下发展竞技体育职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的职业化是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最下的产物。竞技体育的职业化要在极具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的管理模式下生存和发展,二者难免会发生冲突。对运动员培养模式、体育价值取向和投资回报等问题进行思考,能为举国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获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验,2008年之后,为保证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