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着重介绍了少林禅武医文化的历史源流及文化内涵,从而确认少林禅武医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而通过对少林禅武医文化的社会价值的分析,表明少林禅武医文化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健身养生价值和普世价值。因此,继承和弘扬少林禅武医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3.
为更好探索"武医融合"实践路径,并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助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梳理"武医融合"助力健康中国的科学支撑,对实践"武医融合"的健康促进体系框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武医融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还存在政府顶层设计缺失、社会舆论认知不足、武医专业人才匮乏等现实困境,提出"武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思路、体系框架模式,并在政府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建设等实施流程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4.
少林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研究与论述一直以宗教文化或医学的视角展开。本文基于历史典籍,把少林禅武医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文化遗产加以梳理,旨在为少林文化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挖掘新内涵做准备。  相似文献   
5.
'经络调理法'是我国中医和武术修炼中的传统调理方法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以中医经络学说和藏象学为理论基础,在民间广为流传。近年来,其中的经络捶疗调理法和传统养生功法应用于调节青少年近视、弱视以及眼底病等多种眼疾,均收到一定效果。有关专家表示,以中医和传统养生功法为基础的经络调理法应用于眼保健,不仅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武术界一直流传有:"不学武术,难通中医;不学中医,武术难以达到上乘"的说法。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隐含着很深的含义,武术和医学相互融通,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术流传至今,渐渐的给医学养生、保健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的价值。研究武医结合不但能为医学院校学生的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能为我国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发展思路,解决高校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尴尬局面,而且为培养一批能"武"能"医"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武术和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培育更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彭程  蒋素珍 《武当》2003,(7):60-60
武术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强身健体,治病疗疾,而武医结合更是缠闭门武功的显著特色。现在社会上一些人谈“非”色变,就连很多习武者都不例外。其实“非典”并不可怕,它是相对于由细菌引起的所谓典型肺炎(大叶性肺炎)而言的,现在主要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冠状病毒以  相似文献   
8.
中国字门武医绝技已经三百多年历史。本校创办九年来,弟子遍及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和美国、日本、土耳其、菲律宾等世界各地。他们纷纷发自内心地赞颂道:跟郭校长学习的确可以学到许多人特别是通过广告,四处拜师学艺,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在另处所学不到的惊世真功绝技。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旨在对黄飞鸿所处的晚清至民初时代环境下,其所传承的武术与中医跌打的相互影响及结合的需求与发展现象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黄飞鸿武医结合具有多功能的社会需求:维护稳定的社会需求,强健身心的社会需求,构建和谐的社会需求,培养和塑造民族精神的社会需求。第二,黄飞鸿武医结合的传承与发展中,传承者注重黄飞鸿武医之术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外公开其著作内容来提高本门派的影响力。第三,传承者对黄飞鸿武医之术的传承过程中,不断改进武术与医药的形式与内容来增强本门派的实力,以求其武医结合的创新性发展。最后,黄飞鸿传人在武医学术上的实践研究及内外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从中提升自身的武医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郑怀贤教授的武医一生促发了关于武医结合的思考。武医同根同理,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阴阳调和、刚柔相济是练武行医的共同行为准则。功与力的共性和共识使武术练习对中医骨伤科医生的手法技术等的发挥具有训练学意义。一些法于自然的武术功法套路或节选可应用于健身和康复锻炼。伤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应更多地从肢体运动规律分析伤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机制。武医结合的历史实际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