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
呼和浩特市健美、健身操(舞)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呼和浩特市社区和俱乐部健美、健身操(舞)的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健身馆(室)和运动器械的建设和投资情况,健美、健身操(舞)的组织类型和指导员培训情况,参加健美、健身操(舞)的群体分布及练习情况等。分析了健美、健身操(舞)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郭一鹤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7(3):67-69
近年来,由于竞技武术的冲击和传统武术自身功能的退化,在中国被奉为国之瑰宝的传统武术受到了冷落,这种态势影响了中华武术精髓的传承和武术文化的继承。探寻传统武术存在的文化价值、体育价值、防卫作用、武术门派等,阐发、弘扬传统武术的内在神韵,以求进一步推进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的主体性教学是一种现代体育教学形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探讨了健美操的课堂设计与实施,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罗立平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165-166
通过太极拳教学,遥测高校体育弱势群体演练42式太极拳过程中的心率变化。结果表明,42式太极拳能够对弱势群体产生一定的负荷;在肺活量和情绪调节方面,也有明显的影响,42式太极拳对健身有促进作用,可作为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锻炼身体的首选项目。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开设健身气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文倩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6):93-94
气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种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在中国养生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终生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依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着重阐述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的意义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对青少年健身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姜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58-62
运用心率遥测法,测试青少年演练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过程中的心率变化。结果表明,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能够对青少年产生一定的负荷;在某些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方面,课外经常从事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运动的青少年好于课外较少活动的青少年。认为,从事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锻炼对青少年的健身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大学生参加健身、健美运动的心理效应进行探讨,从中发现健身、健美运动具有悦体与审美效应、移情与宣泄效应和交往效应。健身、健美运动将会为大学生在追求体形健美、体魄强健的同时,达到心理的最佳效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22(5):90-91
由于受传习式体育影响,体育教学中重视传授运动技术,忽视身体锻炼及方法的研究,造成学生体质下降,不会用运动去健身.本文从巡回锻炼法的概念、组织形式、方法及运用时的几点建议等几方面进行讨论,力图改革体育教学,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任塘珂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119-120
"禹步"本是模拟大禹偏枯"步不相过"的一种巫步,后来纳入道教法术系统,成为道教"步罡踏斗"重要法术。通过对河洛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禹步"的研究,揭示"禹步"的起源、发展及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