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律”的实质就是充分认识到人的“自爱、自保”本性及“互助本能”的本质及规律;反之,“他律”就是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人的“自爱、自保”本性及“互助本能”的结果。通过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结构”理论而引申、发展出“理性的兴趣”与“认识对象”相结合的认识基本功能单位。并通过“理性的兴趣”与“认识对象”这一认识结构的构建,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从而实现道德修养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2.
当前医疗单位存在某些不正之风,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强医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新型医学人才;有助于医务人员端正学习态度,提高钻研医术的积极性,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因此,要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医德修养,强化制约机制,建设医院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医德他律氛围,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推动医德医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农村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三农"问题的存在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农村诚信的缺失,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就必须以自律、他律、法律为基础建立诚信建设机制,建设农村诚信,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4.
网络道德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网络道德研究中存在四个方面的争论,即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的关系问题;网络行为靠什么来规范;网络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应该仔细探究争论双方的观点及其分歧的深层原因,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以利于争端的解决和网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自由美”与“依附美”的美学命题,体现了其哲学体系中的“自律论”“它律论”这对哲学概念。在音乐界,德国音乐学家卡茨将“自律”、“它律”使用在音乐美学中,出现了自律美学和它律美学两个概念。康德的自由美是一种纯形式的美,而与自由美相对的依附美是社会事物的美,而不是纯粹自然事物之美。康德认为美与被依附物无关,强调美在于形式,即艺术的自由才是创造的本质。由此,他为自律论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在现代音乐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来看,文学的价值性既不在于它是意识形态上,也不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上,而在于它的既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不限于这种影响和制约上.所以,意识形态的强调和审美意识形态的凸现对文学和文艺学的进一步发展而言未必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道德与法律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立足于当前科学不端行为所引发的道德问题与法律责任,提出了科学家的道德自律与法律他律整合的大格局,并沿着这种思路,分析了整合的依据,指明了整合的途径,即在科学道德法律化和科学研究法道德化的基础之上,打破道德与法律的界限,促使自律与他律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层面获得同构.  相似文献   
8.
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讨论了竞技体育仲裁中自治与它导理念的程序表达。研究结论表明,竞技仲裁不应持平兼顾二者,而应加权考虑仲裁程序的它导取向,赋予仲裁庭在案件管辖、程序管理、证据组织及裁决作出等方面的强势力量,确保竞技体育争议得到公正且高效处理;但应慎防它导性质变为仲裁庭之独裁。研究为我国建构适合中国的竞技仲裁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物资丰沛的现代,用于规范和约束人类行为的物的设计存在于多个领域,物在很多环境里为人类担当着“执法者”的角色,对人的行为实施他律。他律性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物之间,作为造物手段的设计也应具有积极的他律意义,以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An existential interpretation of student angst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raises issues of autonomy and freedom. The governance arrangements in China create a conflict for Chinese students who in their coursework are urged to become critical-minded and open-minded. In this essay, Kant’s moral theory provides access to this phenomenon. His theory of duty–rationality–autonomy–freedom relates the liberty of thought to principled action. Kantian ideals still influence western business and university practice and they become relevant in China as that country modernises. The abilities of graduates which officials say the country needs—insightfulness, creativity, innovation, progressiveness and commitment—are only achievable by professionals who are independent minded, rational and who commit to act on their own conclusions. Such people are Kant’s autonomous persons. Chinese students increasingly confront a conflicte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Universities require students to think, analyse and argue. An outcome of this deliberation is freedom, as construed by Kant as an ‘inner’ construct. When students are unable to exercise Kantian freedom in matters which concern them they experience the angst of freedom. Students may carry a burden derived from bridles on information and authoritarian restrictions on dialog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