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6篇
教育   374篇
科学研究   64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鲁迅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人们对阿Q看法的不同进行阐述,指出历史的各个时期均存在着阿Q,期望人们对其有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人文教育对于提高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一些理工科大学的科学教育不尽如人意,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容乐观,人文教育相对薄弱,要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应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教育:即在科普中整合人文精神,在专业中挖掘人文精神,在文化中凝练人文精神,在创新中升华人文精神。在实践中体悟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可行性研究产生具有其必然性,本文从层面上探讨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内容、步骤;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提出自己对于现行可研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德国、巴西、美国、挪威及中国女足的进攻技术、战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前四名球队射门、定位球进攻、争顶球和传中以及运球过人等能力均较中国队表现突出,其主要原因与中国队整体进攻技战术打法不合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有限的工资总额使得绩效工资的合理分配变得尤为重要,其设计的合理性及结果的公正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有效性.本文认为绩效工资项目构成不规范、分配依据欠科学透明、制度有效激励性不足、考核体系不完善等原因是引发教师分配不公平感的根源.通过引入绩效工资分配模型,将教师对总体绩效的贡献与个体基于绩效表现从总体绩效中获得的工资份额相比较,提出按比例和绝对金额两种方式来分配绩效工资.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教师个人历史贡献、学术水平与实际绩效,能较好地解决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的“适度内部公平”问题,并使分配总额得到控制.此外,构建适度公平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体系还应做到:有效沟通、明确制度建立的目标和原则;健全调控机制,完善校院二级管理;做好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再设计,完善高校申诉机制;实施战略性绩效管理,实现双重激励.  相似文献   
6.
《水经注》是北朝郦道元所著的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与南朝志怪小说相比,它在神话传说的描写和刻画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一是思想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二是在直接写景的同时,将虚拟想象与真实景物巧妙融合;三是语言风格平易质朴,接近民间古风。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在课文内容方面不作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读"的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内蕴、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教学中,教师借助创设情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等心理活动,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将内涵丰富的词句具象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和加深对语言字的理解、领悟,这是语教学向本源的网归。  相似文献   
9.
所谓感性化教学,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出发,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参与文本内涵的理解、领悟的理念和做法。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创设情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等心理活动,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将内涵丰富的词句具象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本文所选的几个片断都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三个案例“我们得感谢谁?”——《秦始皇兵马俑》教学片断(教学结束时)师:今天,能看到秦始皇兵马俑,我们得感谢谁?生:要感谢秦始皇。师:(很生气地)坐下。生:要感谢发现兵马俑的西杨村的农民。师:(脸涨红了)不对。生:要感谢当年制造兵马俑的劳动人民。师:(如获至宝)对了。“我们现在就开始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学习课文。”——《狐假虎威》教学片断师:我们现在就开始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学习课文。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一小节,想一想老虎是怎样抓住狐狸的?(生读第一小节)生:(汇报)……师:那么,狐狸是怎样让老虎松开了抓住它的爪子呢?请同学们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