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8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所购的数字资源知识产权纠纷事件不断增多,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图书馆应站在正确的立场:尊重知识产权、遵守相关法律、遵守采购合同、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该积极地有所作为:在数据库采购过程中,要积极争取甲方权益;在数据库使用过程中,要平衡著作权人、数据库商、图书馆三者的利益关系;在出现不规范行为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是制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问题,二八定律、核心资源配置理论、馆藏结构理论、长尾理论和"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理论"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这些理论或强调区分重点资源和一般资源进行建设,或强调资源建设的完整性。"完整学科拼图目标"要求,将馆藏结构分为"共建域"和"自建域"两部分,共建域的资源建设必须适应共建共享需要而努力建设到完整级水平,并和其他共建单位所建设的共建域资源形成"完整学科拼图",而"自建域"的资源建设,则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并依据其他理论来确定建设的适度水平。  相似文献   
3.
金胜勇 《情报科学》1999,17(2):223-223
80年代初,是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飞跃发展时期。在全国各大专院校纷纷创办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热潮中,河北省综合性重点大学——河北大学,于1984年创建了图书馆学系,1988年更名为图书情报学系,1994年定名为信息管理系。王振鸣教授、徐燕云教授、王淑惠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目前,杨文祥教授主持系行政工作。河北大学信息管理系84年招收一届图书馆学专科生,自1985开始招收图书馆学本科生,1994年开始招收信息学本科生,(1992年至1996年曾招收五届情报学专科生),1995年档案学专业归并信息管理系。至此,河北大学信息管理系形成了集图书馆学、档案学…  相似文献   
4.
面向用户评估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应该是面向用户评估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面向用户评估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征求专家对指标体系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对指标体系进行测试验证,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相似文献   
5.
论知识共享的价值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共享有三种价值观:知识共享是知识的增值;知识共享是知本的置换;知识共享是价值的共享。三种价值观的共同行为指向,都是知识共享。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6.
7.
“藏、查、借、阅一体化”布局模式的改进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藏、查、借、阅一体化”的馆藏布局模式,指出这种布局模式在用户利用、建设经费、服务质量以及平等利用等方面的优点,分析其在检索效率、节约空间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不足。借鉴三线典藏制的三线书库划分和动态典藏理论,提出“藏、查、借、阅一体化”布局模式的改进思路与组织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阐述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介绍关于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的三神代表性观点。指出在分析图书馆学专门研究方法时要着重明确两种关系,即专门研究方法与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的关系,专门研究方法与工作方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分析世界范围内图书馆学专业发展变化的动因 ;从院系名称、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变化预见今后教育的发展趋势 ;指出中外图书情报教育存在的差异和我国教育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内容开放式平台是网络环境下知识生成与传播的重要实现机制。《内容开放式平台中的知识传播研究》一书以知识传播的动力和动力机制问题为核心内容,并系统阐述了公共知识和内容开放式平台两个基础问题。该书内容丰富、理论多元、视角独特、方法规范且新颖,对于认识和推动网络空间中的知识传播活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